马某,女,26岁,2009年6月25日初诊。
患者7年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头两侧太阳穴处疼痛,时轻时重,遇风后加重,痛时恶心欲吐,流清涕。平素畏寒怕风,手足凉,纳少,二便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紧。头部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属少阴寒化兼表证。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四逆汤化裁:麻黄6g,制附子15g,细辛6g,巴戟天15g,制何首乌15g,干姜9g,炙甘草30g,川芎3g。7剂,常法煎服二诊(2009年7月3日):服用上方后头痛基本消失,清涕、恶心均止,现仍纳少,不欲食,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紧。中药守上方加木香10g、当归15g,再服7剂以善其后。
按语:《伤寒论》第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条文当中未言及头痛一证,观四逆汤诸主治证中也均未提及,何以用此二方?结合患者病史及平素畏寒、手足冷、脉沉等诊为少阴寒化证,故用四逆汤;又有流清涕、畏风、头痛、遇风加重等,说明太阳经受邪,而麻黄细辛附子汤为治疗少阴寒化兼表证的代表方,凡太阳病见脉沉者皆可用之,故此处应用非常合适。由于辨证准确,病机相合,七年之头痛,竟愈于七剂中药,令人不得不惊叹经方之神效。同时也可看出,用好经方的关键为在谨守其病机的基础上灵活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