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理解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发热?
【答】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邪由太阳之表直中少阴之里出现的发热,《伤寒杂病论》第30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说明此方针对少阴里阳虚,寒邪由太阳之表侵入,虽然直中在里之少阴,但其表之太阳属实证,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属太阳与少阴表里同病(表实里虚证)。
临床实践中若遇虚人发热,又符合此条病机,在原方基础上加用人参三两,可避免托透太过而损伤正气。
另外,师父李可老中医认为此方是最常用的一首托透伏邪的方药,不但可治外感寒邪直入少阴出现的发热,在许多三阴病治疗过程中,若病人由于根气增强而出现相应的伏邪外透之征,均可顺势而为,运用此方托透伏邪。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应用非常广泛。
当今小儿居处环境很难避免空调,饮食膏粱厚味、多样丰富,极少见到“藜藿之体”的小儿。
患病时小儿更易出现正气先溃,外邪直中三阴,若小儿受凉后快速出现极度畏寒,发热,无汗,咳嗽,服用下方:
麻黄3~10克,熟附子15~30克,细辛2~5克,红参30克,乌梅9克,炙甘草30~60克(熟附子的2倍),干姜15~30克师父李可老中医于2008年首届其个人学术思想研讨会进行交流的“思路与方法”一文中提出:“凡病皆为本气自病…引申出一条重要原则,一切外感必夹内伤唯麻附细加人参、乌梅、炙甘草可通治一切外感。因为它在开表闭的同时,以固本气为主。属于扶正托透法。”
典型病例
张某,男,12岁。
【初诊时间】2012年11月4日。
【主诉】全身乏力,畏寒,纳差1天。
【现病史】患儿1日前由甘肃旅游返穗(当日甘肃气温-3~10℃,广州气温15~24℃),由于当时两地气温差距过大,下飞机后未及时减衣,全身大汗,开车窗吹风后渐出现全身乏力、低热、流清水样涕、打喷嚏、汗出少;纳差;大小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寒邪直中少阴。
【治法】温阳、散寒、解表。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方药】麻黄10克黑顺片15克细辛10克干姜
15克炙甘草30克生晒参15克生姜15克大枣
12枚葱白1根,切4茎,后下5分钟1剂。
【用法】上方加水1000毫升,文火煮两个小时,取300毫升,分三次饭后一小时服。
患儿当晚服药100毫升,药后约10分钟,打喷嚏、流
鼻涕明显好转,精神渐转佳,遂入睡。第二日清晨,诸症消退。
【按】患儿属过劳后腠理大开,寒邪由表直中少阴,出现上症。
纳差说明伤及中气。依据“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说明伤及少阴,因药证相合,故覆杯即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