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紫苏叶配伍的功效
【药对功效】
黄连、紫苏叶为临证常用的清热和胃、理肺畅中药对。
1.黄连
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性寒,味苦。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2.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的叶。性温,味辛。
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的功效。
【药对来源】黄连、紫苏叶伍用,见于《温热经纬》之“苏叶黄连汤”。
【配伍效用】
紫苏叶既开宣肺气、发表散寒,又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善行脾胃气滞。黄连擅长清中焦湿火郁结,尤善清心经、胃经之火。两药相配为伍,参合而用,辛开苦降,寒热平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共奏清热和胃,理肺畅中之功效。
【临证应用】用于胸闷不适,脘部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吐酸等症,证属胃热气滞型者(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对于胃热气滞所致之胃痛尤为合拍。王行宽先生善用该药对配伍而用治胃痛,自拟“柴百连苏饮”:紫苏叶、黄连、吴茱萸、百合、柴胡、白豆蔻、甘草,以用治消化性溃疡等病,证属肝胃不和型者,验之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常用剂量】
黄连3~6克,紫苏叶3~6克。
【服用方法】
水煎分服,研末入丸、散剂服。
【注意事项】
凡气弱表虚,阴虚,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泻者,皆应慎用。
紫苏叶黄连配伍的用法用量
紫苏叶与黄连的配伍应用,出自薛生白的《湿热条辨》,名为苏连饮。主治“湿热呕恶无休止,昼夜不瘥如欲死”。
紫苏叶质轻,气味辛芳,能宣通上焦肺胃之气机,舒达肝气,除胃中秽浊之气。倪朱谟《本草汇言》说:“紫苏(包括紫苏叶)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紫苏包括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还有全紫苏都入药者。最近还有一种说法,即“家家户户种紫苏,人人能活一百岁。”说明紫苏还是一种养生保健药物。
黄连苦寒,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清热燥湿之要药。一般用黄连,是以清心火、清胃火为主的,但有时大肠湿热严重者,亦用黄连清泻之。张山雷《本草正义》云,黄连“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又苦先入心,清涤血热,故血家诸病,如吐衄溲血,便血淋浊,痔漏崩带等症,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可见,凡三焦湿热之火,皆可用黄连治之。但要注意,必须有湿热明证,方可用之。“凡非舌厚苔黄,腻浊满布者,亦不任此大苦大燥之品。”这些经验是不可违背的。
功效:芳香和胃,清热止呕。
主治:湿温病之呕逆。
用量:紫苏叶10克(后下),黄连5~10克。
体会:将紫苏叶与黄连合在一起应用,这是薛生白的临床经验,也是创新之举。薛生白在清代温病四大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贡献不亚于叶天士、吴鞠通,他的《湿热条辨》是对湿热病学的总结与发挥。
《湿热条辨》又名《湿热病篇》,是薛生白的得力之作,全书四十六条,条文言简意赅,每条下薛氏自作诠释,条分缕析。该书为湿热病最早的专著,且开湿热病三焦辨证之先河,为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奠定了基础,其治疗方药对临床多有指导意义,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该书第十七条云:“呕恶不止,昼夜不瘥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为何要用川黄连、紫苏叶治疗呕恶不止呢?薛生白接着说:
“肺胃不和,最易致呕。盖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必用川连以清湿热,苏叶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也。分数轻者,以轻剂恰治上焦之病耳。”这就是肺胃之湿热必用“苏连饮”的道理。我常常用紫苏叶10克,黄连3克,沸水浸泡,频频饮之,[而我师张文甫先生常于苏连饮中加入一味生姜(5片),名为“淡姜茶”]以治肺胃湿热之呕恶者,或大病之后,泛泛欲呕,不能饮食者。药虽属轻剂,但可以除呕恶之重症,这也可以说是“轻可去实”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