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黄为代表的方剂有哪些?包含地黄的中药配方

浏览 6

文章目录

一、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二、左右归丸(《景岳全书》)

三、琼玉膏(《洪氏经验方》)

四、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五、大补阴丸(《大补阴丸》)

六、怀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240克,怀山药、山萸肉各120克,泽泻、牡丹皮、茯苓各90克,桂枝30克,炮附子30克。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5克,一日3次。

功效:温肾助阳,滋养肝肾。

主治: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小便不利,痰饮喘咳,阳痿不育,阴冷不孕,小便失禁,大便溏泄等。凡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慢性肾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前列腺增生、肺源性心脏病、产后尿潴留、类风湿关节炎等,用之皆有效果。

体会:金匮肾气丸是温肾助阳之方祖,它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三次:一是痰饮咳嗽篇,二是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三是妇人杂病篇,其条文均涉及水液代谢问题,这说明肾气丸主治方向与“水”有关。方内有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加桂枝、附子而成。六味地黄丸为三补三泻,其中地黄补肾阴,山药补脾阴,山萸肉补肝阴;泽泻泻肾火,茯苓泻脾火,牡丹皮泻肝火。补泻药力相反相成,补为主,泻为辅,寓泻于补;而桂枝、附子温养肾中阳气,是本方之主药,大队滋阴药物在温阳药物的作用下,得到温化、蒸腾,成为有益于人体的有形精气,以达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目的。研究认为,金匮肾气丸具有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改善肾功能及降压、降脂、护肝等作用。

金匮肾气丸是抗衰老的主要中成药之一。古代医者将金匮肾气丸作为温补肾阳的主要药物,这种认识有点偏颇,毕竟方中温阳药的用量远不及滋阴药的用量,所以又有人认定此方为“滋阴温阳剂”,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将此方看作是滋补肾中元阴元阳剂,滋阴药是基础材料,而温阳药是动力材料;有了动力,基础材料才会发挥作用;而没有基础材料,动力也是无的放矢。

左右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黄240克,怀山药120克,山萸肉120克,枸杞子120克,菟丝子120克,鹿角胶120克。

加入龟甲胶120克,川牛膝90克,为左归丸。加入肉桂60克,附子60克,当归90克,杜仲120克,为右归丸。

以上药物均制成蜜丸剂,每服5克,一日3次。

功效:左归丸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主治:左归丸用于因肾精不足而致的腰膝酸软,遗精白浊,自汗盗汗,精疲乏力,头晕目眩,健忘耳鸣,不孕不育等。右归丸用于因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冷,精神不振,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不孕不育等。

体会:张景岳是一位非常有哲学思维的医学家,他对阴阳学说的理解是强调阴阳互根,阴阳合一,阴阳互相资生,而不是“有余不足”论。他是善于汲取前人学说与经验并加以发挥的医学家。

他在《类经图翼》中撰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大宝论》,一篇是《真阴论》。

前者注重阐述阳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其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而在“真阴论”中,主要阐述阴与阳的关系:“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他对于刘河间的主火论,朱丹溪的苦寒养阴法等,多有微词,认为:“虚火者,真阴之亏也。真阴不足,又岂苦劣难堪之物所能填补!矧沉寒之性,绝无生意,非唯不能补阴,抑且善败真火,若屡用之,多令人精寒无子,且未有不暗损寿元者”。他反复强调,命门为人身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肾中所含养的真阴、真阳。因此,对于虚损病门,丢弃命门之法,单纯地去补阴或补阳,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对早于他的医学家薛己所说“仲景八味丸益火,钱氏六味丸壮水”,他指出:“真阴既虚,则不宜再泻,二方俱用茯苓泽泻,渗利太过…mam未免减去补力,而奏功为难矣”“既从纯补,犹嫌不足,若加渗利,如实漏扈也”。

他还引用老子《道德经》的理论来阐述之,老子曰:“知其雌,守其雄。”他释谓:

“夫雄动而作,雌静而守,然动必归静,雄必归雌,此雄之不可不知,雌之不可不守也。”这里强调的是阳以阴为基,功能性张扬的东西必以柔软性物质为基础。他还引用宋代邵康节的诗:“三月春光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凡言归者必归家,为问春家在何处?”他云:“阳春为脚,能去能来,识其所归,则可藏可留,而长寿在我矣。”可见,他所用“归”字作为药名,义在“归”有所向,“归”有所处,“归”有所藏,“归”有所留,能藏能留,才能生根发芽,长养生命。但是,这种认识也非空中楼阁,而是来于实践的。他所拟定的新方八阵,“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至于左、右归丸,则曰:“余及中年,方悟补阴之理,因推广其义,用六味之意,而不用六味之方,活人应手之效,真有不能尽述者。”可见他的补肾理论与方药,是以深厚的临证实践为根柢,加以总结、推理、升华而来的。这里边含有他多年的心血,对后世医家有极大的影响。

有了以上的理论思维,就会有新义萌发,左归丸系从《小儿药证直诀》的地黄丸化裁而来,右归丸乃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化裁而来。方中熟地黄甘温补肾以填真阴;山萸肉、枸杞子滋养肝肾,与熟地黄相伍,滋阴补肾的力量更强;山药健脾养胃,开拓肾精之源,使肾精不断得到补充;菟丝子补肾填精,且性味平和,阴阳皆宜;鹿角胶峻补肾阳,龟甲胶滋肾养阴,两胶同用,阴阳并补;川牛膝善于下行,能补肝肾,强健筋骨。全方补肾滋阴,填精益髓。古人云:“六味是壮水以制火,左归以育阴而涵阳。”方中不用牡丹皮清肝火,泽泻清肾火,茯苓渗脾湿,而加入补肝肾、益精血之品为纯壮水之剂,有补无泻,适用于纯肾虚证,不像六味地黄丸那样补中有泻,仅对阴虚火旺证有效。正如《王旭高医书六种》

所云:“左归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传统用于肾阴(包括精和水等)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盗汗,腰膝酸软,遗精尿浊,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舌红脉细等。多见于贫血、高血压、耳源性眩晕、佝偻病、性功能衰退、腰肌劳损、神经官能症等。

加入肉桂、附子、当归、杜仲,为右归丸。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肾阴以助阳气为主药,配以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杜仲补肝肾、益精气,肉桂、附子温肾壮阳,鹿角胶补肾填精,当归温养阴血。全方系温肾壮阳、填精止遗之剂,与肾气丸相比,均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但肾气丸兼能行气利水,补中有泻;右归丸兼养精血,纯补无泻,且温补肾阳之中兼有滋补肾精的作用,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传统用于肾阳不振,阴寒内盛所致的怯寒畏冷,阳痿无子,肢节冷痛,短气无力,小便自遗,或有火不暖土引起的食少便溏,呕吐腹痛等。还可用于内分泌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肾病综合征等。

琼玉膏(《洪氏经验方》)

组成:生地黄2000克,茯苓360克,人参180克,白蜜1000克。制膏服用。

功效:养阴润肺,调补脾胃。

主治:用于肺胃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干咳少痰,咽燥咳血,干呕、呃逆等。

主要见于阴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咽炎,肺结核等。

体会:琼,赤玉也。方以白蜜熬膏,膏白如玉,故取名琼玉。郭机云:“起吾沉瘵,珍赛琼瑶,故有琼玉之名。”本方所治证候以肺胃阴虚、火旺灼肺为病,其滋肺养胃、健脾益气之力,可与琼瑶媲美,又以功效为名。

本方配伍特点有三:一是取生地黄、白蜜,既补肾,又补肺,含金水相生之意;其次,补肺不忘健脾,如人参、茯苓健脾益气,脾健则肺气自然肃宁,有培土生金之意;三是全方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宜于久服长服。正如当代中医学家冉雪峰所云:“查此方润而兼补,为滋养阴液方中最清纯者。夷考方制,大抵从千金地髓汤脱化而出,一则地黄捣汁,而加酒加鹿胶;一则地黄捣汁,而加蜜加人参(指琼玉膏),一则鼓舞以润之,一则滋培以沃之,同是润剂,而为一阴一阳之对待,各有相得相合运用适应之征。”

我每年秋季喜用琼玉膏加味,配制膏滋剂,用于秋燥咳嗽,或慢性咽炎之咽痒不适者,多加入甘蔗根500克,白沙梨500克,以增强滋阴润肺的功效。若气促干咳者,可用五味子蜜配制;若大便干结者,可用槐花蜜配制;身体虚弱者,可取枣花蜜与枸杞子蜜合用配制。

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组成:熟地黄、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炮附子、五味子、肉桂、茯苓、麦冬、石菖蒲、远志、生姜、大枣、薄荷各等份,水煎服。

功效:补益肝肾,通阳宁心。

主治:中风后遗症,如见语言謇涩,两足痿弱无力。

体会:地黄饮子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之一,被历代医家所推崇。该方在滋补肝肾的前提下,另取附子、肉桂、肉苁蓉、巴戟天等温阳药物,还有豁痰开窍的石菖蒲、远志,意在打通经络,恢复经气的疏通血脉的作用。我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音痱”,即语言謇涩,欲言而不清,不语而急言。

熟地黄可用至30克,加入橘红10克,浙贝母10克,即可祛痰开窍,又不使熟地黄腻而伤胃。在用地黄饮子时,有人随意删去附子、肉桂,这是不正确的,附子、肉桂在方中不是以温补阳气为功的,而是以引火归原为用的,这种上炎的虚火下行归宅,以阳配阴,有利于阴阳的平衡。有医家用地黄饮子化裁治疗脑血管性痴呆34例,痰湿盛者加苍术、半夏、天麻;舌紫者加丹参、川芎、赤芍;治疗两个月,总有效率为61.76%;还有医家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玫瑰糠疹83例,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血热甚者加白茅根、栀子、紫草、黄芩;心烦口渴加天花粉、麦冬、酸枣仁等,水煎服。一日1剂,10日为1个疗程。经用1~3个疗程,全部治愈。[彭希亮《国医论坛》2001,16(04):18]

大补阴丸(《大补阴丸》)

组成:熟地黄、龟甲各180克,黄柏、知母各120克,猪脊髓蒸熟,蜜为丸。

每服5克,一日3次。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所致之眩晕、耳鸣、盗汗、遗精、早泄、咳嗽、衄血等。

体会:大补阴丸为元代医学家朱丹溪的代表方剂。原方名“大补丸”,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系列。作用为“降阴火,补肾水”。朱丹溪依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阐发虚劳病之病机为阴不足以配阳,水不足以制火,精血亏损,相火熬煎,真阴消灼所致。故取熟地黄、龟甲以滋阴填精,救水之源;黄柏、知母清泄下焦之火,以免阴精暗耗;加猪脊髓者,取其能通督脉,以骨补骨,以髓补髓。清代汪昂评述此方:“此足少阴药也。四者皆滋阴补肾之药,补水即所以降火,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方中熟地黄与龟甲用量较重,与知母、黄柏用量之比为3:2,足见此方以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所治之病,以阴虚火旺为征象,如骨蒸劳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后人评述此方:“较之六味功效尤捷”。

大补阴丸为临床常用补阴剂之一,它的特点是填补下焦阴精作用比较突出。

我在临床上见到肾阴不足之阴虚劳证,首先想到的是大补阴丸,开出的方药第一是熟地黄30克,依次为龟甲3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用猪脊髓100克,熬汤代水煎药。方中猪脊髓一味,补益骨髓之力特强。但炮制起来不那么容易,好在现在有了中成药大补阴丸,有大蜜丸、水蜜丸等不同剂型。有医家用本品治疗急慢性附睾炎18例,13例临床症状消失,睾丸大小恢复正常,疗程5~35天,随访1年未见复发。余常用本品治疗青年阴虚火旺证,如见遗精,早泄,五心烦热,舌质红赤,脉象细数,并有体重下降者,说明其阴精逐渐减少,应不可迟缓地选用大补阴丸,或用汤剂,或配制膏滋剂,以图阴精充、虚火退,体质自然能恢复如常。

怀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地黄为滋补强壮药之一,入药有生地黄、熟地黄、干地黄、地黄炭、炒地黄等不同。这里主要介绍生地黄与熟地黄的功效。

生地黄为地黄的干燥或新鲜根,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之效;将生地黄蒸至黑润,取出晒至八成时,切成厚片或块状为熟地黄。熟地黄为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要药。中国南方北方都种植地黄,但以怀地黄为佳,汪昂的《本草备要》

在谈到地黄时说:“江浙生者,南方阳气力微;北方生者,纯阴力大,以怀庆肥大、菊花心者良。”

地黄的滋补作用被历代医家所器重,《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四物汤,均以熟地黄为君药,滋补阴血,填精益脑。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中有一张方子,名为“地黄丸”,后人称“千金地黄丸”,由生地黄与黄连两味药组成,两味药甘寒与苦寒化合,功能育阴润燥。生地黄得黄连而能育阴,若无黄连苦坚,则水津随增随消,无从增液止渴;黄连得生地黄则燥性大减,清热而不易化燥伤阴。后世医家治疗消渴,每选生地黄为主药,不能说不受孙思邈的影响。而对地黄之运用最为娴熟的是明代张景岳,他将地黄列为“四维”之(人参、熟地黄、大黄、附子),他说:“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纲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阴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源?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阵》中共有29首方剂,其中用熟地黄者24方,用生地黄者2方。详阅《景岳全书·本草正》,论述熟地黄的内容最广,书中竟达973字之多。张氏在论述熟地黄的作用时说:“生地黄气薄味厚,能生血补血,凉心火,去烦躁。熟地黄味厚气薄,大补血衰,滋培肾水,填骨髓,益真精,专补肾中之气,兼疗藏血之经。”由于他善用熟地黄,故后世称之为“张熟地”。他所创制的左右归丸(饮)、玉女煎、大补元煎、金水六君煎、赞育丹等,都是以熟地黄为主药的滋补方剂。

张景岳对阴阳的基本观点是“阳常不足,阴本无余”。认为阳可生阴,阴亦可生阳,阴阳互根,合二为一。不能只注重阳可生阴,而忽略阴生化阳,《内经》有“精化为气”句,岂非阴可生阳?基于这种观点,他将地黄运用于许多疾病中,也用于养生保健方中,书中有一首保健药酒,名地黄醴,方药为:怀熟地黄24克,沉香3克,枸杞子120克,白酒浸泡10天后,即可饮用。凡老年人肾精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者,均可饮用。

地黄还是一味养生保健药物,相传乾隆皇帝爱喝两种养生酒,一是龟龄集酒,一是松龄太平春酒,这两种养生酒都将熟地黄作为主药配入,以此突出补肾壮腰、增髓健脑、延缓衰老的功效。

近代医学家、化学家用分析的手段,按功用与主治不同,对全国各地所产的地黄逐一进行考证与化验,得出结论为:怀地黄10克的药力等于洛阳地黄30克,临汝地黄100克;怀地黄所含地黄甾醇分别是山东产地黄的24倍,浙江产地黄的8倍。生地黄、熟地黄、干地黄三者均为滋补强壮、美容长寿的常用药。

综合以上所述,地黄的作用为补血滋阴,填精益髓;生地黄独具凉血滋阴,清热解毒之功效。另外,地黄还具有延缓皮肤衰老、提高视力、降低血糖、强心、保肝、利尿、抗炎等作用。

主治范围:肝肾阴虚证。所见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健忘、视力减退,女子月经不调、不孕症、带下症;男子遗精、早泄、精子少,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贫血;儿童发育不良;温热病的热入营血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