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修炼是人格的完善、人格的升华。我们应把一个完善的气功看成是一种哲学,而且,气功的由来亦是由人对自己的认识、世界的认知中来的。古代的大哲学家无一例外是大修持家。释迦摩尼出生的时代叫六师时代,就是讲当时有六个大修持师。我国的老子、庄子、诸子百家的许多言论也是内省外修得来的,没有自身的修持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的升华,就没有人类理论上的一次次飞跃。
气功的修炼不仅要求一个完整的人格,而且对人格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气功修炼对人格的最基本的要求:不崇拜不迷信!你一定要信任你的老师,但是绝不迷信!每行一步,你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的人永远不会有大的发展,老师的话要听,是因为听了你可以少走弯路,而且你可以知道那条路是对的,那条路是错的。但是,即便是走路,出发前你一定要问清楚路到底该怎样走,具体该踏出哪一步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为什么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呢?修行在个人就是要你自己领会,但是领会的前提是师傅领进门,要领会,就必须知道功理,一旦理明了了,功法也就会自己明白的,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没用,只有自己明白,因为身体是你自己的。所以,练任何一门气功前,一定要把道理了然于心才能去进行实质性的修持。那种拿到功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埋头苦练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要练的是什么,小说上迷迷糊糊就练成绝世高功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因为气功是一种修心的方法,气功不是体操,一味的模仿是没有效果的。要用心!但是你不能这样理解:我可以随便改动功法!不对!为什么呢?因为气功是一种心的修炼,要体证、要实践、上来就胡改肯定要出错。明白了理法,你就要老老实实的练下去,修炼的过程中你可以灵活的对待具体的问题,这就叫学而不疆。
其次,学气功,尤其是比较高深的功夫,一定要心胸开阔,该忘的时候就要忘。因为入静的过程中,一些平时不如意的事、未了的心事就会在潜意识下体现出来,进而干扰你的心,甚至在一些比较封闭的人身上,会诱发他身体内部的不平衡因素,这种因素如果扩大,而且此人自制力不强,就会出偏差,以致诱发精神病。社会上许多功法出偏的多就是没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让学员知道,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结果越教越偏。为什么佛家讲要四大皆空?因为只有空了才没有心魔,没有干扰的因素。才不会出偏。那种一味要学员完全听老师的而不讲理法的功夫,到头来只会使学员没有完整的人格,一味听从老师的摆布,从而成为老师的工具。甚至使许多内向型的学员走向精神病患者的路。所以我要求:内向的学员要经常释放自己的心。经常反省自己。学会把不高兴的事忘记,学会找出自己的不平衡点,然后解决它。另外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力、自强、自省、是练气功的最基本的要求。学不会这一点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就没资格进行气功的深修。即使强修也是害人害己。每个人练气功前都应该了解自己的弱点,进而克服它。每次练功后要总结,对功中的现象,修练中不去管它,修练后一定要明白,否则就要问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不提倡时刻在功中的说法,练就练不练就不想。这也是控制力的体现。人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才是心繁杂,才蒙蔽了心。放开你的心,让他自由起来,不要去想事情,而是让心来体验,屈原说:何不委心任去留?我们的心应如雁过寒潭去留不着痕迹。让事物来则来去则去,我们只是一面镜子,照尽千万物而心不染。如此,你就跨进了气功的大门。我的每一个学员都要告诉我他为什么练功,他的性格以及他心里是否有不平衡点,他想要如何克服,只有这样有了一个完整的方案,他才会明明白白地练、明明白白的成功。为什么以前的师傅教徒弟要考察那么长时间,一是看他的人品、二就是让他在日常生活的磨练中调整好自己的心,在砍柴挑水做饭中使自己的心平和。这是练功不出偏差的重要一环,千万不可视为等闲。
先确定你的类型,如上面我所说的,还有要判断你的身体是否有疾病,如优先行治愈疾病之法,如无,则判断你的身体是一般型的、虚弱型的、强壮型的。一般型的、强壮型的、多可以从性功下手,以求快速入门。在修性功的同时就可修命功。如果是虚弱型的,要从命功入手,因为命功是坚实的基础,只有有了好的身体,能量充足,性功的修炼才不会半路搁浅。命宫的坚实的基础犹如行军打仗的充沛的后勤供应。
其次,我们从一切的关键入手——呼吸。
练功尤其是命功,首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聚积最多的能量,用这种能量在最快的时间内快速扩展你的大小周天,记住,是扩展而不是打通,因为人的大小周天本身就是通的,只不过通道很小,其通道的大小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罢了。周天不通人就要生病。那种打通周天的提法是错误的,应该是扩展。
金丹大道修的是三个丹田的金丹,缺一不可。由金丹的雾丹形式,转化成气丹,进而成为光丹、以完成第一阶段的修炼,为下一阶段的结胎和返朴归真打下良好的基础。
功夫是要练的,有了好的功法,而不刻苦地练是不行的,不要求不停地练,要松弛有度,每天练一遍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坚持,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永远都练不出来结果。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