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膏的起源与发展

浏览 7

1.药膏渊源

内服药膏是由汤药(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故有相当漫长的发展历史。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具有膏剂30余方,制作时加用膏糊剂而称为“膏之”。

2.历代药膏特色

(1)汉唐时期膏煎同义

凡称膏者,一般含有动物类药,但亦有用枣肉等烂如腻膏之物的。而“煎”的范围较广,凡煎煮黏稠度较高的药物,如蜜、酥、饴糖、滋腻药汁、枣膏、动物脂肪及皮骨等都可称为煎。

《黄帝内经》记载有豕膏、马膏。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乌头、蜜),猪膏发煎(猪膏、乱发),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也是将膏滋方作为内服的最早记录。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即醋)与猪油作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抹病处,又可内服。南北朝时陈延之的《小品方》中有地黄煎(生地黄),是单独一味作为滋补膏方。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膏方的制剂有

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王焘的《外台秘要》载“古今诸家煎方六首”,这些煎方均强调作滋补强壮剂。

唐朝以前称膏者,有内服也有外用,作用以治疗为主;称煎者多作内服,除用于治疗外,亦已作为药馆补剂用于养生。

(2)宋元时期药膏承袭遗风

到了宋朝,煎则逐渐为膏所代替。宋元时期之膏方,基本沿袭了唐代的风格,用途日趋广泛。如南宋时《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育膏,是一首著名的膏方,时至今日,仍被广为沿用。膏方中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自然流传下来。

(3)明清时期药膏更趋成熟

膏方发展至明清时期,已进人成熟阶段。其标志为:正规命名,规范制作,数量繁多,运用广泛。膏方的名称多采用以“某某膏”的方式命名。同时膏剂逐渐偏向补益,膏滋备受欢迎,医家更是撷取膏滋之长,加以辨证处方,调治体弱之人,从而出现了因人处方而制的膏方,由于疗效显著,不断得以发展,成为中医药剂中的一大剂型。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所载通声膏;明代《景岳全书》所载两仪膏;明代朱谟著《本草汇言》,内载柿饼膏等多种膏方;韩天爵著《韩氏医通》,收录有“霞天膏”;龚廷贤著《寿世保元》集抗衰老膏方,如“茯苓膏”、“银叶膏”等,亦多佳效。洪基著《摄生总要》,从壮阳填精法立论,纂辑了诸如“龟鹿二仙膏”(鹿角、龟板、枸杞子、人参)等著名的抗衰老膏方,至今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载有膏方医案,《叶氏医案存真》中,治精血五液衰夺,阳化内风之证,治咳甚呕血吐食,均“进膏滋药”。吴尚先著《理瀹骈文》,载有内服膏方,吴氏制方,基于外治与内治相通之理,主要取辨证论治之内服汤丸制作膏药。

(4)近代药膏

近代,膏方续有发展,历史悠久的中药店,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上海雷允上、童涵春堂等均有自制膏滋药,如首乌延寿膏、八仙长寿膏、葆春膏、参鹿补膏等,制合方法,皆有其独特之长,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在国内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许多著名中医专家,均有配制和应用膏滋防治疾病的经验体会,例如:秦伯末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蒲辅周在调理慢性病时,喜用膏丸缓图,临床治验甚多;近代名家丁甘仁亦擅长以膏论治,颇具影响。

(责任编辑:zxw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