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

浏览 8

课程教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节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二、望五官

1、熟悉小儿囟门、颜面、目、口唇常见病理形态及意义。

2、了解发、耳、鼻、咽、喉常见病理体征及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小儿囟门、目、咽喉部的病症及临床意义。

2、难点:①望咽喉的方法。

②咽喉的各种异常的辨识。

1、同步播放多媒体课件。

2、教师讲授并示范,然后学生练习,相互观看,以加深学生理解。

小儿囟门、颜面、目、口唇常见病理形态及意义。

1.小儿囟门异常有几种?各主何病证?

2.目的异常有哪些?各有何意义?

3.咽喉部的病症有哪些?如何辨别?

张树生.《中华医学望诊大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教具及时间分配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的病变可以反映于局部,局部的病变也可影响全身。局部望诊,又称分部望诊,是对病人的某些局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的病变。整体望诊的内容包括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等。下面我们首先学习望头面。

二、明确头面与脏腑精、气、血的关系及其望诊的意义。

头与哪些内脏关系最密切――头为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而养发,故头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望头部的意义――主要了解肾气和精血的盛衰。

三、望头部的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望头颅。头大可见于先天不足和水液停聚于脑;头小和方头皆可因于肾精,而方头还可因于脾胃虚弱。

第二,望囟门。正常小儿的前门约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后囟门约2―4个月闭合。病理性囟门主要有三种:囟填,囟陷,解颅,

第三,望头发。发黄、发白、脱发,其主要原因多是肾虚或血虚,头发失养而成。脱发还可见于血热。

四、望面部主要讲述腮肿、口眼歪斜等意义。

腮肿见于痄腮、发颐、托腮痈。口眼歪斜见于中风和风邪中络,前者伴有半身不遂,后者无半身不遂。

(一)望目。

1、望目的意义

目与脏腑的关系――眼睑属脾,白眼属肺,黑眼属肝,瞳仁属肾,目眦属心。

与目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心、肝、肾,特别强调肝

2、望目的内容:

(1)目神:目神是望神的重点。目的神气之有无,见望神。

(2)目色:目之赤、黄、黑、淡白等色泽的意义同面部五色主病。

(3)目形:常见的目形异常有目胞浮肿、眼窝内陷、眼球突出、眼胞红肿等。主要讲述眼窝内陷和眼球突出的意义。

(4)目态:瞳孔散大、瞳孔缩小、两目凝视多为危重病候,应注意整体诊察,或结合西医诊断,以明确病情。睡后露睛与胞睑下垂多与脾虚有关。

三.耳与鼻的望诊,学生自学,教师总结。

1.耳的病变多与肾、肝、胆有关,其中虚证多为肝肾亏虚,实证多是肝胆火盛。

2.梅毒者鼻柱溃陷;麻风者鼻柱塌陷,且眉毛脱落。

四.望口与唇

(一)口疮、口糜、鹅口疮三者都属于口腔粘膜之病变,具有心脾热盛这一共同的病机,所以三者的鉴别诊断是讲课的重点。

(二)“口形六态”,

(三)口唇色泽的变化与面部五色主病基本一致。用前后联系教学法讲述。

五.望齿与龈(略)

要学习两个问题,一是咽喉与内脏的关系。二是望咽喉的方法。

关于望咽喉的方法,教师讲授并示范,然后学生练习,相互观看。

学生自学,教师总结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节局部望诊

三、望躯体;四、望四肢;五、望皮肤

1、熟悉颈项、胸胁、腹部的常见病理形态及意义熟悉斑疹的表现和鉴别。

2、了解腰背、四肢的常见病理体征及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颈部病变、胸廓异常。

2、斑疹的辨识。

1、结合望诊图谱讲述。

2、教师讲授并示范,然后学生练习,相互观看。

颈部病变、胸廓异常及斑疹的辨识

1.何谓瘿瘤、瘰疬?

2.扁平胸、桶状胸和鸡胸如何鉴别诊断?

3.斑与疹如何鉴别?

4.痈、疽、疔、疖各有何特点?

张树生.《中华医学望诊大全》.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教具及时间(分钟)

三.望躯体(一)望颈项

颈项部的望诊以瘿瘤、瘰疬、颈动脉怒张为讲授重点。在讲述过程中,注意瘿瘤与瘰疬的区别,首先,发生的部位不同,前者生于结喉两旁,而瘰疬则在侧颔下;其次,形态上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肿块随吞咽而动,后者累累如串珠。颈脉怒张为临床常见,见于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而有瘀血、水肿的病人。

(二)望胸胁

这里重点讲授扁平胸、桶状胸和鸡胸的鉴别诊断。扁平胸的主要特点是胸廓的前后径小于左右径的一半;桶状胸则是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而鸡胸的突出特点是胸骨高起,状如鸡胸。

(三)望腹部

腹部膨隆与腹部凹陷在形态上相对,在主病上相反。膨隆者多属实证,或瘀血,或水肿;凹陷者,多属虚证,气血不足或精气耗竭。

腹部青筋暴露见于鼓胀,为血瘀所致。

(四)望腰背部:介绍几个名词,如脊疳、发背等。

望四肢重点讲述两部分,一是四肢形状的改变,如膝部肿大、膝内翻、膝外翻及手指变形等;二是四肢动态的异常,如四肢抽搐、手足颤动、手足蠕动等。教师模仿病人,结合图片进行讲授。

皮肤与内脏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望皮肤不但可以诊断皮肤病症,还可以诊察脏腑气血的病变。

(一)皮肤色泽异常:

皮肤赤、黄、白、青、黑五色的意义见望色之“五色主病”。

1.丹毒:本病的特点是皮突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疼痛。其中,发于头面者为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者为游丹。

2.白驳风:四肢、面部发生白斑,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由风湿侵袭,气血不和所致。

(二)形态异常:

其中,皮肤干燥为常见,多因阴津、营血不足,肌肤失养所致,本症多与口、鼻干燥等症状并见;肌肤甲错是瘀血的重要特征表现;皮肤硬化原因颇多,或因禀赋不足,阳虚血少,或因瘀血阻滞等。

(三)皮肤病症

1.斑疹:斑与疹的鉴别是本节的重要内容。斑即皮下出血,其特点是色深红或青紫,不高起皮肤,压之不褪色;疹指粟粒大小的疹点,高起皮肤,其色红或紫红,压之褪色。

2.水疱:水疱可见于白、水痘、热气疮、湿疹等。白,指湿温病人汗出不彻所致,其特点是色白,晶莹如粟。水痘,是发于小儿的传染病。其特点是皮薄透明,椭圆形的小水疮。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先出现红斑,后形成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等。

3.疮疡:疮疡主要有痈、疽、疔、疖等几种。这些病症都是外科疾病,除疽属阴寒凝滞外,其余三种都因火热毒邪而致。它们各自的形态、色泽的不同,是鉴别的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