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五官包括观察头、面、耳、目、口、舌、鼻等五官七窍的色泽形态及功能状况,以反映脏腑经络的常与变。
古人将目之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后世医家发展成为“五轮”学说,具体内容如下:
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因为心主血,血之精为络。
黑珠属肝,称为“风轮”,因肝属风主筋,筋之精为黑睛。
白睛属肺,称为“气轮”,因为肺主气,气之精为白睛。
瞳人属水,称为“水轮”,因为肾属水,主骨生髓,骨之精为瞳人。
眼胞属脾,称为“肉轮”,因为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
望目应重点观察眼神、色泽、形态与动态的变化。
眼睛黑白分明,精彩内含,神光充沛,有眵有泪,视物清晰,是眼有神,虽病易治。反之,白睛暗浊,黑眼色滞,失却精彩,浮光暴露,无眵无泪,视物模糊,是眼无神,病属难治。
目赤肿痛,多属实热。
全目赤肿,是肝经风热。目眦赤为心火,白睛赤为肺火,睑缘赤烂为脾经湿热。
白睛黄为黄疸,为湿热内盛或寒湿内壅,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
目眦淡白的是血亏。
目胞色暗晦,多属肾虚。
目清澈的为寒,目暗浊的为热。目胞上下鲜明的,是痰饮病。
眼胞浮肿,如新卧起之状,是水肿病初起之征。老年人肾气衰,水道不利,亦多见下睑肿。
目睛下陷窠内,可见于呕吐泄泻之人,也可见于久病重病之人。前者为津液耗损所致,后者为五脏六腑精气已衰,病属难治。微陷者,是脏腑的精气未脱,病属可救。若里陷已深,视不见人,真脏脉现,便是阴阳竭绝的死证。
眼睛突出而喘满上气的,是肺胀,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
眼睛突出,目光炯炯,颈前肿起是瘿瘤,为肝气郁结、痰气壅结所致。单眼突出,多属恶候。
翳生于黑睛,膜生于白睛,皆属外障眼病。多由六淫邪毒外侵,或内有食滞、痰火、湿热等,或七情郁结,脏气虚损,或由外伤所致。
外观正常,或瞳仁变色变形,出现视力障碍者,皆为内障眼病。多由七情内伤。气血双亏,或肝肾不足,阴虚火旺或外邪引动积热而发。总之外障多实,内障多虚。
目皆赤脉胬肉,横布白睛,渐侵黑睛,称为胬肉攀睛。多由心肺二经风热壅盛,经络瘀滞,或脾胃湿热蕴蒸,血滞于络或由肾阴暗耗,心火上炎所致。
胞睑边缘,起核如麦粒,红肿较轻,曰针眼;若红肿较重,胞睑漫肿,曰眼丹。均由风热相搏客于胞睑,或由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所致。
两目白睛翻起,眼珠上视不能转动,称为“目翻上视”,为精气将绝,属危候。
目睛正圆,固定直视,神志不清,称为“瞪目直视”,为精气将绝,属危候。
两目上视,不能转动,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称为“戴眼反折”,为风邪入客经络的危重证候。
横目斜视(先天者例外),是肝风内动,牵引目系所致。
睡着之时,眼睑闭合不全,多由脾虚清阳之气不升,致胞睑失养,启闭失司所致,常见于小儿脾胃虚弱,或慢脾风。
眼睑下垂,称“睑废”。双睑下垂,多为先天性睑废,属先天不足,脾肾双亏;单睑下垂,或双睑下垂不一,多为后天性睑废,因脾虚气弱,或外伤后气血不和所致。
患者胞轮振跳,称“目”,多因风热外来,贼邪不泻,或血衰气弱,经络失养所致。
瞳仁扩大,多属肾精耗竭,为濒死危象。
瞳仁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或为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之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阳明经亦行于耳之前后,故曰耳为“宗脉之所聚”。耳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密切的联系,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与肢体的反应点,尤其与肾、胆的关系最为密切。
1.色泽变化正常人的耳,色红润而光泽,是气血充足的表现。
耳的色泽变化有:
耳轮色白,常见于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者;若耳薄而白,为肾败,见于垂危之人。
耳轮青黑,常见于剧痛患者;若耳轮干枯焦黑,多为肾水亏极,可见于温病后期,肾阴久耗及下消证。
耳轮红肿,则属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若小儿耳背见有红络,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2.形态变化正常人肉厚而润泽,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
耳的形态变化有:
耳薄而小是形亏,属肾气亏。耳瘦削者是正气虚,多属肾精或肾阴不足。耳轮萎缩,是肾气竭绝,多属死证。
耳肿起色红者,多属少阳相火上攻。
耳轮甲错,为久病血瘀。
耳内长出小肉,形如樱桃或羊奶头,称为“耳痔”。若小肉头大蒂小,状如蕈,称“耳蕈”。若小肉如枣核细长,胬出耳外,触之痛者,为“耳挺”。三者皆因肝经怒火,肾经相火,胃经积火,郁结而成。
3.耳道分泌物正常外耳道有耵聍腺分泌耵聍液,还有皮脂腺分泌物,干后是白色碎屑。有些人耵聍液长期呈油状液体,俗称“油耳”,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耵聍过多,结成硬块,可阻塞耳道,影响听力。
耳内流脓为“脓耳”。黄脓曰“耳”,亦曰“耳湿”;白脓曰“缠耳”;红脓曰“耳风毒”;臭脓曰“耳疳”;清脓曰“震耳”。皆由足少阳、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或肝胆湿热.或肾虚相火上攻所致。
望鼻应注意观察色泽、形态及鼻内变化。
1.五色主病
鼻头色青,腹中寒痛;色黄是里有湿热;色白是亡血;色赤是脾肺二经有热。
鼻色明润,是无病或病将愈之征。
色微黑是有水气。鼻头黄黑枯槁,为脾火津涸,亦属恶候。
鼻孔干燥,属阳明热证。干燥而色黑如烟煤状,是阳毒热深。冷滑而色黑,是阴毒冷极。
2.形态变化
鼻肿起者,是邪气盛。
鼻红肿生疮,为血热。
鼻中肿胀窒塞为“鼻窒”,由热客阳明所致。
鼻内息肉,结如榴子,渐大下垂,闭塞孔窍,称为“鼻痔”。由风热湿浊郁滞日久而成,甚者又名“鼻”。
鼻头色红生粉刺者,是酒渣鼻,多因肺胃蕴热所致。
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病人。
鼻柱崩塌,眉毛脱落,则是麻风恶候。鼻翼煽动,初病多是痰热壅肺或风寒束肺,肺气不利所致。气喘鼻干,是肺热伤津,病势较重,多见于小儿。久病鼻煽,喘而汗出,有可能是肺绝之征。
3.鼻内病变
鼻塞流涕,可见于外感表证或鼻渊。鼻流清涕者多属于外感风寒;鼻流浊涕者多属于外感风寒;鼻流脓涕气味腥臭者多为鼻渊,由外感风热或胆经蕴热上攻于鼻所致;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多因肺胃蕴热,灼伤鼻络所致。
(四)望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之脉环口唇,故望口唇,可诊察脾胃的病变。
1.色泽变化
正常人的唇色红润,为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
唇色淡白为血虚或失血。
唇色深红为实为热。深红而干,是热盛伤津。赤肿而干者,为热极。
樱桃红色者,见于煤气中毒。唇色暗红,为气滞血瘀。
唇色青紫,属气滞血瘀重证,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脉瘀阻证或肺气郁滞证。唇色青黑:多属寒盛、痛极,因寒凝血脉或痛极血络郁闭所致。
2.形态变化
口唇干裂,为津液损伤。见于外感燥热,邪热伤津。亦见于脾热,或为阴虚津液不足。
口角流涎,多属脾虚湿盛,或胃中有热,常见于小儿或成人睡中流涎。也可见于成人因中风口歪,不能收摄所致者。
新生儿撮口,不能吸吮,见于小儿脐风。撮口色青,抽搐不止,是肝风侮脾。口噤亦见于疫毒痢,也称噤口痢。
久病、重证人中满而唇翻者,是脾阳已绝。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者,是脾阴已绝。
口腔粘膜出现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灼痛,称为口疮,亦称“口破”、“口疳”;满口糜烂则称为“口糜”。多由阴虚火旺或心脾两经积热熏蒸而成。
婴幼儿满口白斑如雪片,称“鹅口疮”,系正气不足、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
3.动态变化
口开不闭,称为“口张”,主病虚。口开如鱼口,不能合者为脾绝;口开而气直,但出不还者是肺绝。
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称为“口噤”,属实证。多因肝风内动、筋脉拘急所致。见于痉病、惊风、破伤风。
口角向一侧歪斜,称为“口僻”,又名“口歪”。多为风痰阻络。可见于面瘫或中风病人。
战栗鼓颔,口唇哆嗦,称为“口振”,多为阳衰阴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时。
若口开频繁,不能自禁,为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则属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之象。
(五)望齿龈
望齿龈主要是观察其色泽与形态的变化。
1.望齿牙齿洁白润泽,是津液内充,肾气充足的表现,或虽病而津未伤。其异常变化有:
牙齿干燥,是热盛伤津的表现。若光燥如石,是阳明热盛,津液大伤,多见于温热病极期;若燥如枯骨,是肾阴枯涸,精气内竭,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多属肾虚,或虚火上炎。小儿齿落久不生者,是肾气亏;病重而齿黄枯落者,是骨绝。
牙床腐烂,牙齿脱落者,是“牙疳”之凶候。龋齿腐洞,乃饮食余滓积齿缝间,腐蚀淹渍所致。
咬牙啮齿,是热极动风,将成痉病。若睡中啮齿者,多为胃热或虫积。若咬紧牙关难开者,为风痰阻络,或热盛动风。
2.望龈正常人牙龈淡红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和的表现。
牙龈淡白者,多是血虚。
龈肉萎缩而色淡者,多属胃阴不足,或肾气虚乏。
齿龈红肿者,多是胃火上炎,薰灼齿龈所致。
齿龈之际,有蓝迹一线者,为沾染铅毒之征。若服水银、轻粉等药,亦致牙床壅肿而有此征。
齿缝出血,称为“齿衄”,多为胃热伤络或气虚,或肾虚虚火上炎。
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至唇腐齿落者,称为“牙疳”,多为邪毒留滞,积毒上攻所致。
(六)望咽喉
正常的咽喉,色泽淡红润滑,不肿不痛,呼吸、发声、吞咽皆通畅无阻。
1.辨红肿溃烂
咽部红肿,疼痛明显,咽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高起,甚则溃烂或有黄白色脓点,脓汁易拭去,此为乳蛾,多因肺胃热毒壅盛所致。若红色娇嫩,肿痛不甚,多为肾水亏少,阴虚火旺所致。若咽喉漫肿,色淡红者,多为痰湿凝聚。若色淡红不肿,微痛反复发作,或喉痒干咳,多气阴两亏,虚火上浮。
咽喉腐烂,周围红肿,多为实证;溃腐日久,周围淡红或苍白者,多属虚证;若腐烂分散浅表者,为肺胃之热尚轻或虚火上炎,而成片或洼陷者,为热毒壅盛。
咽部溃烂处上覆黄白色或灰白色膜,称为伪膜(或假膜)。
伪膜松厚,容易拭去,去后不复生,此乃乳蛾的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属肺胃热毒聚于咽喉所致。
伪膜坚韧,不易剥离,重剥出血,随即复生,此乃白喉(又称“疫喉”)假膜,为疫毒攻喉所致,症情险重。
咽喉局部红肿高突,有波动感,压之柔软凹陷者,多已成脓;压之坚硬则尚未成脓。
脓液稠黄者,属实证;清稀或污秽者,多为正虚不能胜邪。
脓液易排出,创面愈合快,属体壮正气足;若脓液难清除,溃处愈合慢,属体弱正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