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可略的两大要素:智性和理性

浏览 9

与往年一样,关于今年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的评说也很多,无论命题的形式还是命题的内容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高考作文命题的意义往往表现为即时性和历时性的有机统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验证方能作出判别,孤立地就题目论题目的即兴式反应,实在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但是不少有识之士提出,高考作文命题要注重智性和理性要素,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什么是“智性”?目前似乎也没有确切的定义,通常指的是智慧(知识)和认知(见解)。而理性就是思辨、推理、判断等。应该说,高考作文一直是比较重视和强调理性的,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的“材料作文”,由于对主题、文体等的规定和限制,故要求作文体现出较高的理性。自话题作文兴起后,主题拓宽了,文体淡化了,尤其是“编写故事”“合理想象”等感性表述也符合命题要求,因而理性因素大大减弱了,智性因素自然也不是特别重要了。然而我们发现,即使是“编写故事”式的感性作品,如果掏空了理性的因素,也不可能成为佳作。当年那篇轰动全国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其实它的成功主要不在于精巧的“编写”,而在于“故事”中蕴涵着很多的理性因素和情感渲染。作为21世纪的高中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理性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这既是《课标》明确提出的教学目标,也是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至于智性因素就更不可缺少。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智慧,不能从感性材料和事物观象中认识内在本质,或对是非曲直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这绝对不符合时代发展所需人才的起码标准。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中明显倾斜于感性的不多,即使像天津卷的“留给明天”、江西卷的“脸”等,也并不限制智性和理性的发挥。而绝大多数作文题,像全国卷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位置和价值”“忘记和铭记”,湖南卷的“跑的体验”,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山东卷的“双赢的智慧”,北京卷的“说‘安’”,上海卷的三则材料等,都注意并突出了智性和理性。这些题目的写作,需要正确把握感性材料中的理性因素,并运用智性去进行思考和分析,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有关认识和见解,才有可能打造出出类拔萃的作品。如浙江省的“一枝一叶一世界”,雅致而有文采,简洁而有厚度,文学味浓郁,又融合了儒道佛多种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覆盖面甚广。很显然,“枝”和“叶”是具体的感性的,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平面的滑行上,无论表达得如何生动形象文采飞扬,也是不可能成为受人赞赏的优秀作文的。因为文题中的“世界”才是抽象的理性的,需要广大考生去认知去挖掘去探究没有思考、分析等智性的“介入”,未能透过“枝”“叶”等感性而深入到理性的“世界”,就难免流于肤浅,失之偏狭。不难推知,此考题的思维重点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等,并揭示彼此之间的关系,而这些要素隐含在材料和话题中,关键在于考生们有没有足够的认知和思辨等能力。可见,智性和理性便成了决定考场写作成败优劣的重要因素。笔者在阅卷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满分和高分作文。大多都充满着智性穿透力和理性思辨力。余光中先生认为:“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笔者觉得,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就应当设法引导青少年学生努力以知识促进认知,用智慧深化思考,从而生成“高一层”的“见解”,并运用语言文字使其“形于外”,以构成“波澜”与“文采”,让智性和理性“纵横生风”,从而真正建构一种既有利于中学教学野有利于高校选拔的“双赢”写作考查模式。

学者孙绍振先生不久前撰文指出,我国的高考作文命题已经走过了“从命题到话题和材料作文,从封闭性到开发性,从抑制学生自主思考都迫使学生独立概括”的第一阶段,目前开始进入了“从在感性平面上滑行,到诱导学生深入情感和智性层次,在三维空间上进行主体建构,并对自身的思绪进行自觉的驾驭”的第二阶段。鉴此,他呼吁:“有自觉历史意识的人士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智慧、智商,把理性思维的考核提上日程。”尽管我们并不完全认同这些观点,因为命题的形式不能成为判断优劣的主要依据,相同的形式往往可以达成完全不同的目的,而且为了体现考试的公正和公平,只能适度开发,限制必不可少。但是希望高考作文命题能“把智慧、智商,把理性思维的考核提上日程”、尽量“诱导学生深入情感和智性层次”等主张,无疑是非常正确的,理当引起高考命题专家的充分重视。更需要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设法落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