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作文实行“错一字扣一分”的规定后,教育界普遍认为,这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小学生错别字多的现象而下的“猛药”。
也有部分家长谴责电视字幕、户外广告等“生活元素”为了叫得响亮,一语双关而使用谐音字,还不在别字上打双引号作警醒,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错字、别字,形成张冠李戴的习惯。
在采访中,有老师称,对于普通人,可以忧虑、可以抱怨,但对于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而言,加入抱怨的群体其实是失职的标志。面对信息技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语文教师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应对挑战。
海口四中语文教师陈婷婷说,学生书写大赛刚刚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学校以作品评优方式来鼓励学生修练书写功夫,看起来,学生们对此还是很兴趣的。像这样的活动要多举办一些。
有老师支招称,教师平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将常写错的字编成小册子,并常常翻看,对于减少错别字很有效。讲解生字要注重第一印象。学习生字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印象,要从音、形、义三方面结合起来理解记忆。查字典是克服错别字的法宝之一,平时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词语在运用上有了不少变化,甚至一些字形也有变化,要及时让学生留意掌握。遇到不认识、拿不准的字更要及时查字典,不能盲目按声旁定字形。
书写规范是另一法宝。汉字书写笔画要规范,不规范的书写会造成对字的理解的偏差,一些形似的字,如果写得潦草,就会混淆,无法辨认。要加强对易错字强化记忆。写字时,多一笔、少一笔就会发生错误的字有很多,如“梁、染”,“低、纸”,“县、具”,“丧、嚷”等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成类强化记忆,还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法进行理性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