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球童是理性就业

浏览 5

日前,在重庆一场招聘会上,百余名女大学生排队竞聘高尔夫球童,而这家公司要求的学历仅是高中以上。有学生表示,之所以应聘是因为看中学历要求和收入,而且可以通过成功人士增强阅历。(12月1日《重庆时报》)

  学校对此很欣慰地说,这是因应就业难,顺势而变,是进步。用人单位很专业地说,球童技术含量高,言下之意乃是这个岗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教育学家理性地说,不管是否学历相称、专业对口,只要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个性化优势,就不是人才浪费。

  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女大学生们自身的心理状态。一位专程来应聘的女学生坦言,除了看中招聘条件中的学历要求和收入外,高尔夫作为一项“贵族运动”,参与者大多是成功人士,通过当球童能增强自己的阅历。我想这才是这些女大学生们争聘高尔夫球童的本意———在获得还不错的收入和待遇的同时,可以最近距离的接触成功人士,从阅读他们来寻取成功的秘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行者的素质对于其他人成长的影响相当重要。做球童,刻意选择与事业成功者“同行”,关于阅历、经验、机会的裨益自然不是点滴。因此,女大学生争做球童不但没什么不好,可以视作理性就业的心态,也可以看成职业不分贵贱的社会公平的发展。如果说得再理想一点儿,通过做球童,对成功者的成功有了最真实最现实的个人感受版本,就很容易激励自己找寻到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规划蓝图。洛克菲勒不是说过吗:“即使把我扔到沙漠里,只要有商队路过,我照样可以成为百万富翁。”做球童,与之同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