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论坛)已落下帷幕,各地的高考“状元”也已出炉,成为社会追逐的焦点。
不过5月份的一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泼了一盆冷水——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6月24日,商报记者对话《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专家蔡言厚,深入解析恢复高考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发展现状。
观点
一名老“状元”反感热炒“状元”
魏成才(化名)是我省1983年某市的理科“状元”,如今,43岁的他不仅是位博士,还是某领域的知名专家。
他不愿公开姓名,原因是自己不喜欢社会上热炒的“状元”称谓。
在魏成才看来,“状元”文化的本质是急功近利。当社会形成一种“状元情结”时,出一个高考状元对中学争夺优秀生源、赢得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认可、提升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至关重要,也是学校领导班子教育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社会过度关注,对“状元”们未必是好事。
调查
32年来出的“状元”鲜见“状元”人才
今年5月14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泼了一盆冷水——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得此结论的是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课题组,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蔡言厚是该课题组首席专家。
结论从何得出?蔡言厚和他的课题组先找出各大学的“杰出校友”,再回顾他们的高考成绩,结果发现“杰出校友”中是当年高考“状元”的人数非常少,反倒是排在班级十名左右的学生成才率。
报告中说,因为有了“状元”崇拜的传统,一些重点中学出高考“状元”后炫耀,老师以培养“状元”获得声誉,考生和家庭为“状元”自豪,媒体为吸引眼球,商人为扩大销量,酒店则及时打出庸俗的“谢师宴”招徕顾客。
由此,非理性的“状元崇拜”风一步步推向高潮。
探因
缺乏规划影响“状元”发展
蔡言厚分析,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之所以未达到人们的预期,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只看重牌子,挑专业时赶热门,而缺少志向与主见,同时很少考虑职业发展和个人的兴趣与特长。
此次调查以1999年我国高校本科大扩招为界,按高校大扩招前22年和后1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对各地区高考状元展开调查分析,调查到的“高考状元”共有1120余人。
调查显示,高校扩招前22年,高考“状元”选择大学和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相对而言比较理性,“高考状元”较多考虑的是专业的预期贡献而非个人的预期收益。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选拔人才的多元化时代也应该到来。中学、大学、媒体更应该关注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的并作出令人信服成绩的怪才、偏才。”蔡言厚解释,要理性看待高考“状元”。
蔡言厚认为,“状元”的智商都是比较高的,限制他们成才的,主要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他把现在存在的问题归罪于应试教育问题。
“应试就是为了考试。很多学生把精力全部放到中学、大学里的应试教育方面去了。其实一个人要学的东西是多方面的,除知识外,还有人类交往等等,这些不可能在书本中学到,不能忽视应试教育形成的高分低能现象。”蔡言厚说。
对话
班级10至30名的学生成才几率大
商报记者:蔡教授,如果仅仅从“状元”和“杰出校友”重合度不高来得出结论,是不是缺乏科学性?
蔡言厚:一方面,高考“状元”是拔尖的;另一方面,我们选择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是大家公认的。对他们进行比较,可看出我们整个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商报记者:高考状元应该在后来的职业生涯当中特别出色,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呢?
蔡言厚:不,这是人们的一种期望,小时候表现不错,希望你长大也很好。但是我们发现,这两部分比较后,在后面那部分,杰出校友那部分当中,很少发现高考状元。
商报记者:我们按照您的逻辑推理,那些杰出校友高考时成绩很一般?
蔡言厚:是的,据我们统计,在一个班级当中,成绩在10至30名学生成才几率大
关注“状元”是为了指出问题
商报记者:拔尖学生为何成才几率不高?
蔡言厚:问题出在应试教育,只重视课程考试,会忽视其他方面的综合指标考试。
商报记者:这条结论的价值在哪儿?
蔡言厚:提醒这些优秀的学子,中学阶段只是人生当中一个比较短暂的阶段,后面还有更长的路,对于现在取得的成绩,不要过于满足。
商报记者:您为何选择高考“状元”这个特定人群作为调查?
蔡言厚:希望大家能够对高考“状元”不要过分地给予很大期望,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如何走好今后的往路。
商报记者:既然您说不要把高考“状元”当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去过高地关注他,可您这份报告就以中国高考“状元”作为标题,是否恰恰引起人们高关注度?
蔡言厚:人家都关注的话题你应该也来关注,我们的目的就是指出问题,然后引起教育部门、学校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应试教育妨碍创新教育
商报记者:从1999年到2008年,北大和清华吸引走绝大多数的高考“状元”,您觉得这有问题吗?
蔡言厚:我觉得这有点盲目性,不过也难怪他们,我们一般学习成绩好的都选择北大、清华。
商报记者:您另外一个调查结果是“状元”们绝大数集中在经济管理、数理化、电子信息3个专业里头。
蔡言厚:是这样,数理化是基础,学好以后,做任何具体专业方面都会有好处。但是经管专业就不一定了,一定要有实际经验。
商报记者:如果从我们身边个案和例子当中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一份调查报告价值又在哪儿呢?
蔡言厚:从这个群体和另外一个群体比较出差异后,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有问题了。
商报记者:您是借由研究高考“状元”这个群体,再思考当下的教育制度本身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能不能把这样思考的结果告诉大家?
蔡言厚:应试教育妨碍我们创新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另一个是社会上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我培养出一个“状元”,就表明学校整个水平就提高了,就可以大吹大擂了。可除了“状元”外,其他人怎么办?
商报记者:那您给高考“状元”们一个建议吧,怎么样把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在整个人生当中?
蔡言厚:我建议高分考生应避免随大流、追热门,而应根据自己的志向、兴趣、特长选择专业,培养立志、苦读、敬业、报国四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