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点:09高考冲刺 水到渠成别再废寝忘食

浏览 8

烟台二中毕业班班主任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考生如何保证良好的状态应考,成为考生及家长十分关注的话题。烟台二中备考专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冲刺时段,考生和家长要从心理、身体、生活等各个方面调整,才能有效减压,充满信心应考。

  在最后20天里,考生应怎样复习生物?郑敏惠将这段时间分为前10天和后10天两部分,并为考生制定了不同的复习策略。

  前10天

  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应试技巧

  课堂

  郑敏惠说,前10天大部分用在课堂上。考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力,提高复习效率。考生要提高主动性,做到“会听”“善疑”。听讲时,如果发现老师讲题有不完整的地方,可提出异议;或者有更好的解题思路,也可以和老师讨论。

  考后

  认真对待现阶段的每一次考试,对于错题,要及时反思,及时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联系。

  在老师归纳知识网络或讲解题目时,对于不明白的地方,要查找问题所在,如果是书本知识没有掌握,就赶紧翻书,作上记号,并将其作为查漏补缺的知识点范围;如果解题思路的问题,就要和老师及时交流,看看你的思路错在什么地方。

  训练

  做练习题或考试时,考生要有意识地训练应答能力和技巧,可以尝试如下做法:

  1.做选择题时,排除可选可不选的“活选项”的干扰,选择最正确或最错误的选项。有计算选项时可先看其他选项,看能否排除以节省时间。

  2.做非选择题时要反复读题(至少3遍),紧扣题目要求作答。简答题要答得简洁、准确和全面;专业术语不能用别字和近义词。

  3.实验设计题要先看懂实验原理,找出测量或定性鉴定方法,试着拟出实验步骤的大致思路,然后作答。

  ■“相信努力就会水到渠成”

  “冲刺阶段,确立自信对考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不管你曾给自己许下什么样的目标,不要总去暗示自己是否一定能达成,而要相信努力就会水到渠成”。郭瑞成老师表示,不少考生临考前常常担心考不过别人或通不过考试,辜负了父母的辛勤培育,十几年的汗水付诸东流。长此下去,必将分散精力,甚至造成失眠,严重者导致精神错乱。因此,郭瑞成老师提醒考生要学会从各种压力中自我解脱。首先要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结果,所以冲刺阶段要不急不躁地继续努力。最后的心理底线,考生和家长不妨这样想:现在就业的渠道多了,即使考不上大学,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照样前程光明。对待高考,只需全力以赴,完成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即可。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心,平和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精力才会更加集中,最终取得好的成绩。

  ■“考前别再废寝忘食”

  孙世强老师提醒考生最后阶段不要硬拼时间。每个考生都应掌握自己的生物钟规律,清楚一天中自己的“黄金时刻”,订出情绪高涨和低落时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复习效率,并尽量调整作息与高考时间一致。“考前切忌盲目过度‘开夜车’”。孙老师说,至少在高考前的2~3周内,不能再废寝忘食地硬拼复习,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因为考前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考生不妨坚持早起锻炼,做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中午坚持半个小时的午睡,以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调整好身体状态。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孙老师提醒考生冲刺阶段不要完全放松,“减轻压力不是不学习”,要在轻松的心态下保持学习状态,一直到考试。

  ■“不问孩子心里有没有底”

  临考前,考生家长的情绪也往往变得紧张和焦虑,对考生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对此,两位老师均表示家长不需要对考生“过分优待”,以免增加考生压力。

  孙世强老师表示,家长往往对孩子应考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最典型的做法就是陪读陪考。有的家长,舍不得让孩子晚上独自灯下熬夜,宁可不睡觉,也要坐在一旁陪读;还有的家长,宁可不上班,大考小考都要陪。“这样的过分关心对考生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效应,同时也容易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孙老师说,家长只需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调理就可以了,大可不分“优待”。

  郭瑞成则提醒家长,这个时候,不要总去问孩子心里有没有底,能考个什么学校或者志愿想报哪里,“一切等高考过后都会见分晓”。眼前最重要的,是抓住最后的时间全心复习,稳定情绪从容应考,就已成功了一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