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古文一学期吓退近百人 社团坚持招生(图)

浏览 10

新学期,晨读社再度拉起招新横幅,咨询非常火爆,骨干信心满满…… 记者 马骏 摄
  高校开学伊始,各类社团也开始忙活起来了。今年初,“上大青年,早起晨读去!”的口号曾响彻校园,然而,一个学期后,晨读社的成员已从巅峰期的上百人锐减到了十几个学生,改变校园学风的初衷也变成了一句脆弱的口号。“我们会坚持,但也会做些改变。”上大文学院学生贺伟源和所有骨干成员开始酝酿改革,“齐诵”篇目是否保留《少年中国说》等经典小文将有待商定。他们仍希望:晨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风气,而是当代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

  老社团遇难题

  【招新现场】

  “短短几天就有十几个新生登记”

  “你们是这个社团的吗?”中午时分,两个男生在晨读社的招新横幅前逗留,贺伟源立刻迎上前去“推销”,彼此相谈甚欢。

  不出所料,这两名男生是今年的大一新生,晨读社的存在让刚刚踏进象牙塔的他们感到很兴奋:“这个社团太好了!读大学期间可不能放松自己,要有追求,不能浪费四年大学的美好光阴。我家人也担心我经历了高考的辛苦后,在大学里疯玩,现在参加晨读社,正好是对自己的一种督促。”

  开学前两周是社团“招兵买马”的好时机,贺伟源与同伴们制作横幅,散发传单,虽然比起搭台表演赚吆喝的人气社团显得很低调,但依然吸引了不少新生的关注,贺伟源欣慰道,“短短几天,已经有二十几个人发短信来咨询,目前有十几个新生登记注册了!”

  贺伟源从新生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指着图书馆前停靠的一排自行车说道,“以前图书馆门前都没有这样的景象,今年的新生很好学,劲头很足。”

  “我们有个愿望,在离校前为晨读社竖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泮池晨读’四个字,”谈起未来,贺伟源满怀美好的憧憬。下周一清晨将开始晨读社本学期的第一次活动,贺伟源还不能预计届时到场的人数,他的愿望是能在今年达到上百甚至数百人一起晨读的目标,将晨读社薪火相传。

  【高开低走】

  一学期后,上百名会员只剩十几个人

  “不管你早上是读日语还是读英文还是背《论语》,希望大家能聚在一个地方,每一天都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今年初,上大人文学院的学生贺伟源向所有上大学子发出晨读号召,希望从“晨读”这件小事开始,让校园里的学风变得更好。

  号召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从最初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到相识的不相识的各年级学生,很多人都向贺伟源和他的晨读社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会员人数节节攀升,甚至一些研究生也来参与其中,巅峰期时拥有上百名会员。

  今年3月,晨读社第一次活动,早上六点半开始先是5分钟的“齐诵”,由一名学生领诵一些经典小文章,如《少年中国说》《论语》,剩下的40分钟为个人自由晨读时间。有段时间,清晨泮池旁十几个人捧书阅读的画面成了上大的一道风景。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社的作用得到了参与者的认可。一位因实习而无法继续晨读的社员很怀念每天早起读书的时光,“晨读活动对我而言,的影响是培养了坚持的精神,大家坚持早起晨读,而且在过程中相互支持和鼓励,享受这种共同努力的过程,实在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

  然而,尽管得到了各种赞誉和褒奖,晨读社还是遭遇了人员流失危机,很快,贺伟源就发现,每天都有些新面孔出现,又有很多老面孔消失,会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晚上睡得太晚,很多人早上爬不起来,也有人活动太多,无暇顾及晨读,”对于那些离开的人,贺伟源用理解却遗憾的口气分析原因,“有的人是三分钟热度,有的人是因为惰性,有的人觉得只想读自己的书……”

  一个学期后,晨读社从最初的喧嚣中平静下来,让贺伟源有些失望的是,最终只有数十名骨干成员坚持了下来,名单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已经不再有意义。如何控制会员的流失率,是贺伟源们琢磨了一个暑假的难题。

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曾有上百人报名的晨读社只剩下十几个人在坚持……
  校方建议

  良好的初衷勿流于形式

  “晨读能带来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平台来供他们发挥。”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丽娜对于晨读社的活动非常支持。

  但对于那些没有能够坚持下去的同学,王丽娜也表示理解,建议晨读社在新学期做些新尝试,“我建议他们改变一些形式,比如每周读一次同学们推荐的书目,而不是古板地每次都读规定的篇目。不要过于形式化,这样也许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

  尽管目前晨读社依靠骨干成员“撑门面”,王丽娜却对社团的前景很乐观,相信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

  新学期新变革

  “希望把接力棒传三年”

  周六的晚上,开学才一周的校园里空空荡荡,挑挑拣拣了一番后,贺伟源和晨读社的骨干们在一间自修教室里坐定,开始了这学期第一次社团会议,大部分时间里,他们很安静,彼此探讨着社团发展的细节,有时,也会为了一个问题争执不下,直到一方被另一方说服为止。

  “这个学期我们还是把会员分组,由每个组长负责吧。”

  “那要是会员太多要不要面试啊?”

  “需要从新生当中选骨干再面试吧。”

  一个多小时的会议上,骨干成员们提出了一条条具体的建议,虽然上学期坚持到底的人不多,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信心,今年的新生以积极努力的姿态让这些“前辈”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活动最初的设想是坚持三年,我们希望能把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

  瓶颈1

  晨读不符合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早起早睡,改变亚健康生活方式

  招新不是难事,真正的困难在于坚持。“我们早上起那么早,然而我们的睡眠时间是在什么时候?我们内部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只有极少数人在11点左右入睡,大多数12点多才睡。”在网络日志上,贺伟源反思起很多社员无法坚持到底的原因。“我们不但要鼓励大家晨读,还要鼓励大家早睡!”

  “上大青年,早起晨读去”的口号被改成了“泮池晨读,开启活力一天”,如果说最初贺伟源是想通过晨读社的形式来带动上海大学的学习风气,现在,他还要带给上海大学的学生们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这种改变,他希望能够帮助晨读社的同学坚持下来。这个想法得到了很多骨干社员的支持,“如果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坚持晨读就不是难事。”

  瓶颈2

  读《少年中国说》还不如背单词?

  坚持保留“齐诵”,篇目有待商定

  晨读读什么?这是另一道困扰大家的难题。上学期,贺伟源准备了一些经典中英文篇目,作为文学院的学生,他希望大家多读人文经典,《少年中国说》等被选入了晨读篇目,“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振奋,也希望能在一天的开始给大家提提神。”

  然而,真正的实践中,不少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有些同学晨读只想背单词或者看自己专业的东西,不想读这些东西,也向我们提过意见,”贺伟源对此表示理解,这学期的“齐诵”篇目还在商定中,但他仍然坚持保留这个颇有仪式感的环节。“不管以怎样的形式,读什么书,只要大家晨读了,我们的目的也达到了。”贺伟源说道。

  (见习记者 朱莹 实习生 黄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