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中国人!广东专家出台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改良版高效转化治疗方案

浏览 20

9月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癌多学科团队邓艳红主任医师领衔设计开展的“mFOLFOXIRI联合或不联合西妥昔单抗转化治疗不可切除的RAS/BRAF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中心、前瞻性、II期临床试验(FOCULM)”结果在美国转化肿瘤学协会官方期刊The Oncologist(2019 IF:5.025)在线发表。

该研究是目前首个采用三药联合西妥昔单抗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人群转化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证明,在适合中国人群的改良版FOLFOXIRI三药化疗方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的基础上联合抗表皮生长因子(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相比单纯三药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转化成功率和生存时间。

据最新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全球第3位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相关死亡人数超过80万,我国是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人数最多的国家。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将近50%的患者会发生肝转移。对于仅局限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是否有机会接受手术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但由于肝转移病灶数量,大小或位置原因,这些患者中约有80%在初诊时就已无法手术切除,预后较差。随着结直肠癌有效药物的不断研发以及包括手术,热消融,立体定向放疗(SBRT)、栓塞等局部治疗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在接受有效的药物转化治疗后,有可能实现所有病灶的损毁性治疗,达到NED状态,甚至长期存活。

针对中国人群进行方案改良,显著降性毒性并提高手术机会

在2014年2月至2019年7月期间,FOCULM研究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广东省中医院6家中心共入组101例符合研究入排标准的不可切除的RAS/BRAF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中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组67例,单纯化疗组34例。研究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NED率),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无疾病证据(NED)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70% vs 41%,P=0 .005)。

此外,根治性手术切除率(46% vs 23%,P =0.027)、客观缓解率(95.5% vs 76.5%,P=0.010)、肿瘤退缩深度(56.1% vs 48.4%,P= 0.012)、无进展生存时间(15.5个月 vs 14.2个月,P =0.031)和总生存时间(未达到 vs 33.2 个月,P=0 .020)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组也要优于单纯化疗组。

FOCULM多中心II期前瞻性临床试验填补了当前初始无法切除的RAS/BRAF野生型结直肠癌肝转移三药转化治疗的空白,为目前报道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率最高的转化治疗方案。这项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证明,在三药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大大提高了初始无法切除的结直肠肝转移患者的手术切除和局部治疗机会,显著提高肿瘤缓解率并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此外,目前FOLFOXIRI三药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均基于欧美人群。由于原三药方案缺乏中国人群数据以及耐受较差等原因导致其在我国临床应用受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邓艳红团队基于中国人群特点和患者治疗目的创新性对欧洲GONO研究组的三药方案进行了改良,并已开展多项适合中国人群改良三药方案的临床试验。改良后方案3级粒细胞缺乏和腹泻发生率为41.2-40%和2-5.9%,均显著低于TRIBE、OLIVIA、STEAM等欧美研究报道(50-57%,12-30%),而有效率与原三药方案相当甚至更优。

高水平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FOCULM研究是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牵头发起,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共6家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的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协作完成。

主要研究者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副教授、胡华斌主治医师,结直肠肛门外科黄美近主任医师、康亮主任医师、兰平教授、吴小剑教授、王辉教授,肝胆胰脾外科主任万云乐教授、超声科刘广健主任医师、分子影像科周智洋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王崑教授、刘铭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王巍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科邱萌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科林榕波教授,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其中胡华斌、王崑、黄美近、康亮为论文第一作者,邓艳红为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theoncologist.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634/theoncologist.2020-0563

(通讯员: 简文杨 于田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