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老人脸上多出一块肉,原是口腔癌!医生突破“超高龄禁区”妙手切除

浏览 17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 李劲松教授

来自湛江的蔡阿婆今年已经93岁高龄,一年前她发现左脸多了一块“肉”,没想到竟是“左颊癌”。蔡阿婆辗转了很多家医院却求医无果,有的医院没有开展这种手术,有的则是不敢冒风险为93岁高龄的她治疗。

最后,蔡阿婆被建议转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李劲松教授团队为她实施了左颊癌根治术切除肿瘤,并利用大腿皮瓣移植修复了口腔缺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蔡阿婆康复顺利,术后7天就出院了。

蔡阿婆出院时与李劲松教授(左一)合影

超高龄增加手术风险,手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

据蔡阿婆回忆,自己是一年前发现左边脸颊多了一块“肉”,感觉疼痛,偶尔还会出血。当时蔡阿婆和家人以为只是“上火”, 加上处于新冠疫情期间,所以没有去医院就诊。但是,最近蔡阿婆感觉这块“肉”在慢慢变大,经常疼痛出血,还影响了正常说话和吃饭,人也渐见消瘦。儿女带蔡阿婆去当地医院口腔科就诊,接诊医生初步诊断为“左颊癌”!

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后,蔡阿婆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就诊。李劲松教授介绍,蔡阿婆年近百岁,身体机能比较差,超高龄并且病情复杂,要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困难的。

“蔡阿婆罹患的是左颊癌,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需要手术扩大切除口腔肿瘤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口腔颌面部会形成一个大的缺损,需要修复重建。但进行修复重建手术时间也会相应延长,对于高龄患者又会增加很多风险。”李劲松教授说道。

口腔科方泽震主治医师介绍,蔡阿婆口内肿瘤病灶切除后,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修复重建,外形和功能无法恢复暂且不谈,还可能与颈部术区相通,甚至导致颈部大血管暴露破裂出血,从而危及生命。

李劲松教授介绍,大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切除后的缺损修复重建,很大程度依赖于血管化的自体组织瓣的移植。2020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完成了 800多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切除同期显微组织瓣移植修复重建手术,手术量居全国前列。这其中,不乏各地经介绍来该院求诊的高龄患者。

为了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李劲松教授与麻醉科李珏教授、林道炜教授针对蔡阿婆的病情展开辩证讨论。结合术前检查结果,专家们认为蔡阿婆虽已达 93 岁高龄,但心肺功能尚可,应该可耐受全麻手术,当然肯定要冒较大风险,也要做好进ICU的预案。

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专家团队最终确定,为蔡阿婆实施全麻下“左颊癌根治术+左颈淋巴清扫+左股前外侧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术”的手术方案。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终止恶性肿瘤的进展,同时自体组织瓣的移植修复帮助快速恢复正常的口腔功能,从而促进蔡阿婆的术后康复。

切除口腔肿瘤修复缺损,蔡阿婆术后次日即可进食

2月26日上午9点,蔡阿婆被缓缓推入手术室。在麻醉科李珏教授的丰富麻醉经验护航下,尽管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多次出现变化和波动,手术过程总体顺利,李劲松教授团队高超的解剖性手术技术使得患者出血极少,历经5个多小时后,成功地为蔡阿婆完成左颊癌根治术及左股前外侧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术。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后,蔡阿婆被送回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术后第二天早晨,见到来查房的李劲松教授团队医生,正坐在病床上自己喝粥的蔡阿婆激动地向李劲松教授表达感激之情。术后第七天,经过各项检查与评估,蔡阿婆康复良好,在家人的陪伴下顺利出院回家了。

李劲松教授介绍,以往口腔癌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现在随着我国人均寿命普遍提高,高龄患者和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也逐渐增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各专科实力强大,口腔颌面外科在院内多学科的支持支撑下,诊治了大量高龄和伴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脑梗后、心脏支架植入后、肾衰透析的口腔肿瘤患者。

很多人口腔里长了溃烂之类的东西后,第一反应都是“上火”。李劲松教授提醒,如果口腔内出现一个月以上不愈合的溃疡、新生物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口腔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如果不幸罹患口腔癌,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通讯员:张阳、黄睿、方泽震

专家简介:

李劲松,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外科)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医学会颌面-头颈外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东省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头颈修复重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委干部保健专家。

擅长舌癌、颊癌、牙龈癌、口咽癌等各种口腔癌及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术和术后缺损的整复手术;腮腺肿瘤、颈部肿瘤、颌骨肿瘤切除;颌面外伤骨折的救治。率先在国内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开展肿瘤切除后颌骨的精确修复重建手术。

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广东省科研课题15项,获得的科研基金超过2000万元,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国外SCI杂志收录50多篇,其中包括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杂志上发表15篇高影响因子研究论文。主持完成的“口腔颌面、头颈部大型组织缺损修复的系列研究”获得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