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风险地区抗疫志愿者心得—— 就地抗疫,白衣以外,仍是天使

浏览 19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州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看着疫情通报里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数字的增加,所有人的心都被紧紧的揪着,焦虑、恐惧、慌张、无措交替充斥心间。为了快速控制疫情,荔湾区南片区域实施严格的封闭封控管理。张玲芳以及黄燕两名护士也在封闭封控区域内隔离。作为医务人员的她们,作为党团员同志的她们,关键时刻不能冲锋在前,不能回医院与同事或者外出与战友统一战线,心里折磨的很,总想着做点什么事情来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微薄之力。

由于封控管理,区域内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被关停,绝大部分居民家里都没有囤粮食,导致居民们每日里为温饱问题焦头烂额,甚至为难基层社区工作者。这让她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同时也让她们意识到民生不止只有温饱,还有医疗等问题亟需解决。社区工作者人力有限,她们此时此刻能做的是转变身份,做一名志愿者,积极协助社区工作者解决问题,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挂起。

“去年疫情的时候我恰好怀孕了,没能参加医院内外的抗疫,没能穿上防护服,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遗憾。现在虽然也没能穿上防护服,但我终于参与到抗击疫情里面来了,弥补了我的部分遗憾。”淋巴瘤科张玲芳护士说道。她所在的封控小区有3000多户居民,由于小区内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面向小区征集居家隔离的医护人员参与协助。

因此,双职工家庭且同为省医人的他们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尽一已之力。丈夫是急诊科护士周浩,抗疫经验丰富,报名了协助核酸检测;而她则协助小区核酸采集扫码录入资料工作。她说这个扫码工作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要做好采样居民的信息查对,要认真核实确保标本编号正确。除了做好查对外,还要保证效率,不能让30多度高温下穿着防护服的同仁们等待过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佩戴口罩不正确的居民指导他们如何戴好口罩,做好有效防护。总而言之,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就是要防护好自己的同事,帮忙不添乱,服从居委和小区党组织的安排,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图为张玲芳护士协助核酸采集扫码录入资料

淋巴瘤科黄燕护士所在的街道是高风险区域,据她说:她小区里面住的基本是老广,很多独居的爷爷奶奶,没有跟子女住在一起,不少人有慢病,小区的突然封闭让他们对温饱及医疗问题特别紧张。她看到这种情况,主动联系街道社工站,联系居委是否需要志愿者,从此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小区志愿者生活。社区大筛查,人群拥挤,秩序混乱,她上前维持秩序,指导戴好口罩,一米距离;小区封闭管理,需收集住户信息,她挨家挨户敲门并组建所居楼栋微信群,尽力解决居民困难及需求;老人家不会手机买菜买米,她买了给送上门;老人家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伴行动不便,她为她买药送药,伤口换药等。“我做的事情很琐碎,很微小,与前线抗疫的战友们对比简直不值一提,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在我看来能帮助到居民们我很开心。”笔者却认为,在抗疫期间,居民生活所需、慢病用药等等都与抗疫成败息息相关,帮助居民解决后顾之忧,使积极配合全市做好抗疫,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事关重大。

图为黄燕护士为行动不便老人送物资

广东省人民医院是个团结和谐有爱的大家庭,哪怕是居家隔离她们也牢记“大医厚德,精博至善”的院训,就地抗疫,彰显白衣以外,仍是天使的风采。“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坚持不懈努力下,疫情的阴霾很快能散去,恢复城市的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文:陈淑德

图:张玲芳、黄燕提供

(通讯员:郝黎、张蓝溪、靳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