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有可能是疾病原因?

浏览 9

  鞋子不舒服了容易出现硌脚的现象,但是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脚后跟痛可能就要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征兆,具体随中医中药网小编一起来看!


  脚后跟痛是哪些疾病的征兆

  1、肝亏肾虚会导致脚后跟痛

  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

  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

  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2、足底脂肪垫萎缩会导致脚后跟疼

  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3、慢性劳损会导致脚后跟疼

  常年从事久立或体力工作,足部肌肉长期处于疲惫劳累状态,气血不足,瘀血阻滞;

  从而使骨骼获得营养受到阻碍,导致跟骨部受损,因而产生疼痛 ,比如足底筋膜炎足跟骨刺。

  4、外伤衍生会导致脚后跟疼


  由于日常生活中的不小心摔倒或挫伤,脚跟用力过度,损伤筋脉,致使气血不畅而引起跟部疼痛 ,比如跟腱炎。

  5、气滞淤血型会导致脚后跟疼

  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6、风湿入侵会导致脚后跟疼

  久居湿地,常涉水湿,使寒邪入侵机理,气血运行不畅,致卫阳不固,经气不利,日积月累,诱发脚跟疼痛。

  比如产后足跟痛。

  脚后跟痛的治疗方法

  1、内服法

  以活血补肾、通络定痛为法。

  药用熟地、鸡血藤各30克,当归、牛膝、地龙、丹参(后入)各15克,透骨草、威灵仙、木瓜各12克,皂角刺、穿山甲(先煎)、三七末(冲服)各9克。

  每天1剂,水煎3次,兑酒少许,分3次服。15天为1疗程,直至局部体征及伴随症状消失。


  2、外涂法

  以活血散淤、消肿止痛为主。

  将川乌、草乌各10克,姜活、当归、没药、红花、血竭、赤芍、细卒各20克研极细末浸泡2次。

  第一次加80%酒精500毫升浸3天,过滤,第二次加酒精750毫升浸4天,过滤;

  2次药液合并,静置1天后,再滤取药液,贮瓶密封备用。

  每次取药液直接涂于疼痛处,并反复按摩足跟部半小时,每天3~5次。

  3周为1疗程,至肿消痛止,行走自如。

  3、侵洗法

  以温经通络、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治。

  取老桑枝、寻骨风、透骨草、海桐皮、姜黄、牛膝、威灵仙各30克,川芎、桂枝各20克,用1500毫升食醋浸3小时后;

  煮沸,弃渣滤液,加入米酒100毫升,趁热先熏,后洗,再浸泡足跟,同时用力搓揉患处20分钟,每天3次,每剂药可连用2天。

  20天为1个疗程,治愈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