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玉米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粗粮。这种粗粮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里面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像常见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都可以从玉米中获取。平时想要达到饱腹的效果,同时摄入适当的营养物质,可以适当进食一些玉米。然而,部分人却认为玉米进食之后容易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进食。那么,玉米到底是升高血糖还是降低血糖呢?
玉米对降低血糖是否有帮助?
当出现糖尿病之后,个人的饮食就需要严格注意了,不当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健康受到影响。因此,平时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据了解,玉米中确实含有较多的糖类物质,尤其是淀粉的含量比较多,还有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经常大量进食玉米,此时血糖水平可能会升高。因此,平时在进食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进食量,如果已经出现了糖尿病,少量进食即可,避免进食过量。一般适量进食不会导致血糖波动明显,可以避免血糖升高而带来身体损伤。
吃玉米的时候哪些错误不要犯?
1、一次性大量进食
平时在进食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问题,首要的就是不能够进食过量。很多人直接将玉米当做主食大量进食,除了增加消化负担之外,还可能会摄入过多的淀粉物质,可能会出现糖类物质摄入过量的情况,对血糖控制不利。因此,平时在进食玉米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量,最好不要一次性大量食用,防止血糖水平波动而影响健康。
2、将玉米油炸或者烧烤
在进食玉米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注意,例如进食玉米的时候,不要拿去油榨或烧烤。很多人都喜欢将玉米拿去油炸或者烧烤,这种做法虽然比较美味,但是容易对健康造成影响。因为玉米本身营养价值较高,而经过高温油炸或者烧烤之后,除了生成有害物质之外,还可能会降低其营养价值。因此,平时想要进食玉米来获取里面的营养物质,应该采取正确的烹饪方法,一般水煮的玉米比较适合,避免使用油炸或者烧烤的方式。
3、做成玉米制品
很多人喜欢将玉米做成玉米制品进食,像常见的玉米面、玉米片、爆米花等都是玉米制品,但是这些玉米制品恰好容易升高血糖。平时如果想要进食玉米,可以直接选择新鲜的玉米即可,不要经常将玉米做成其他的精制品或者加入其他调味料增加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