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高血压到底该不该吃药呢?不吃药能控制吗?

浏览 10

高血压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一般高血压患病期间血压水平的升高容易引发多种症状,像常见的心悸、头晕目眩、肢体麻木都可能是高血压发出的信号。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很多,对心、脑、肾都会造成一定损害,应该及时治疗,通过合理的方式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很多人认为高血压患者一旦服用药物就无法停药,因此比较抗拒高血压服用药物。那么,出现高血压之后是否应该服用药物呢?

出现高血压之后是否应该服用药物呢?

出现高血压之后,应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用药。一般在医院检查之后如果有血压明显升高的情况,此时可以咨询医生意见,如果医生告知患者血压水平已经过高,没有药物控制可能会继续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用药进行改善,否则血压水平升高明显有可能会导致健康受损。

当然,有小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不用服用药物。如果是初次诊断高血压,而且血压只是略微偏高一些,可能是其他不良因素的干扰导致的血压波动,这种情况经过医生判断后,可能不需要服用药物来治疗,通过饮食调节,适当运动或者充足睡眠的方式就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另外,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心血管问题或者危险因素,这种情况下病情比较轻微,可能就不需要服用药物来治疗。

不用药可以改善吗?

高血压患者不吃药是否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和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调养身体,也能够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用药治疗。

如果是不需要服用药物的情况,可以调整生活方式。平时饮食应该均衡,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另外,还要合理控制好体重,远离烟酒,只有这些良好习惯养成,身体健康有了保障,不服用药物血压才能得到控制。如果依然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血压会持续升高。

由此可见,患有高血压到底应不应该吃药,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没有危险因素来判断是否应该吃药。如果高血压病情轻微,没有其他的并发症或者危险因素,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服用药物,血压也会保持稳定状态,可能通过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之后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出现高血压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医,了解具体的原因之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这样血压维持稳定了,才能防止健康受威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