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CK),旧称磷酸肌酸激酶,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分子量为81000,由两个亚基组成。它在参与能量代谢的过程当中,它主要催化二磷酸腺苷和磷酸基酸反应,生成三磷酸腺苷和肌酸。下面对肌酸激酶相关知识进行如下简介。
1、肌酸激酶的分布及时同工酶。氨基酸肌酶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胃肠的平滑肌中,其中骨骼肌中的含量是最高的,其次为心肌。所以临床上进行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常用于骨骼疾病和心脏疾病的诊断。此外肌酸激酶还有4种同功酶形式,它们分别是肌形,脑型,杂化型和线粒体型。其中,肌酸激酶及其杂化型。常用于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2、肌酸激酶的测定。肌酸激酶的测定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标本的采集处理和贮存。由于肌酸激酶它存在于骨骼肌当中,所以为了减少运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主张化验前两天,尽可能的避免剧烈的运动和锻炼。第二部分就是临床测定。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它的比色法,荧光法等等。
3、肌酸激酶的正常值。临床上测定的血清氨基酸肌酶指的是氨基酸肌酶的总活性,血清氨基酸肌酶的正常参考值为18.0~198.0U/L(不同试剂检测结果有区别)。正常人体内肌酸激酶的变动与年龄,肌肉的大小,体力活动等有关。
4、肌酸激酶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发病后,动态检测肌酸激酶变化,也有助于病情的观察和愈后的判断。还可以应用于各种肌肉疾病的诊断。一些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的时候,血清氨基酸肌酶均会增高。
5、检查氨基酸肌酶前的注意事项。在检查前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都会使氨基酸肌酶增高,尤其是剧烈的运动,可以明显的影响体内代谢和细胞内酶的释放,出现血清肌酸激酶的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