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这6个因素是主要!

浏览 7

动脉粥样硬化估计是心血管患者的“老熟人”了,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中,动脉粥样硬化一定能占榜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通常都是脂质和复合糖类先聚集在血管内膜,形成斑块。

随着病情的加重,动脉壁的斑块会越来越大,没有加以防治就会使动脉管腔变窄,甚至完全堵塞。而全身的动脉都可以出现粥样硬化,在血流量越大的地方,则发生的风险越高。血管受到堵塞,相应的组织器官就会因此缺血,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心绞痛,头疼头晕等。

如果这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那么就会导致急速的管腔阻塞,往往会带来心肌梗死跟脑梗死的高危意外。那么,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呢?

哪些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1、年龄:如果是一名高龄的老年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并不需要过度担忧,这只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衰退。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所有人的动脉都会出现硬化。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只是六七十岁的一种“正常现象”,如果你在正值壮年时期,血管就已经有严重的问题,那么就要去医院就诊,积极的防治了。

2、高血压: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危险因素,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会更高。如果血压控制不当,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则会加速。因此,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范围,以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高血脂:有研究证实,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中游走,发现损伤就会停留聚集修补,动脉粥样硬化也就因此发生。有血脂异常的人群应该要多注意,做好防治,必要时需使用药物,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是常人的2倍。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好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那么动脉硬化的发病概率则会增加,发展也更迅速。有些患者也会因为糖尿病,而在本不该出现冠心病的年纪,提前出现了疾病风险。

5、吸烟:吸烟是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戒除的,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质受损,间接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与其每日的吸烟量相关,所以普通人群最好减少或者不吸烟。

6、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无法人为干预,如果一级亲属中,例如兄弟姐妹,在50岁之前就有心血管的疾病史,那么其发生动脉硬化的概率也会有所增加。曾有新闻报道过年轻的心梗患者,发病原因多有遗传的因素导致,该类人群的检查防治应该要早于常人。

对于以上这几种高危因素,多数人可以“对号入座”,严格的防治自己的高危因素。日常积极锻炼,合理饮食,以减少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