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的骨的瘤样病变,多呈良性。由于骨囊肿的症状表现较不明显,疾病多在并发病理性骨折或者经X光片照射后才得以诊断出。但为了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骨囊肿的一些疑似病症表现值得了解,以为了更早地诊断出疾病。
骨囊肿如何诊断?
骨囊肿的诊断可以从骨囊肿的易患人群、病发部位、症状表现、影像外观等方面入手。
骨囊肿好发于5-15岁的儿童以及中年群体,病发部位多集中在股骨、肱骨、肋骨的干骺端或骨干位置。病变位置常伴有轻微疼痛、肿胀,但表现较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多数骨囊肿病患多是在合并有病理性骨折的情况下诊断出骨囊肿。
X线检查常作为骨囊肿的辅助检查应用于疾病诊断中。在X线摄片上会显示出明显的骨质变化,一般显示为长骨干骺端或骨干部位有由溶骨破坏而引起的椭圆形密度均匀的透明阴影,边界清晰,且骨皮质略微膨胀、变薄,病变组织呈灰白色、硬韧,切开后砂粒样物质。若为单发性内生软骨瘤,多数会有斑点状钙化阴影的特征表现。
骨囊肿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骨囊肿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来对病变部位进行刮除,植骨,彻底纤维包膜,以根除疾病,防止其复发。而对于合并有病理性骨折的病患,也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清除残余的囊肿。若可自行愈合的病患,可不予以特殊处理。
除了手术治疗,也可采用药物治疗保守处理,多应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病患。药物使用上也需遵循一定的用药原则。采取醋酸甲基强的松龙多次注入骨囊肿腔内来消除囊肿,一般每次注射量在40—200毫克左右,但具体的注射量需根据囊肿的大小以及病患的年龄来进一步确定。一般注药频率在两个月一次。
骨囊肿多为良性病变,症状表现不大明显,病患多无疼痛、肿胀感,因而该病不易被发现,需要病患们平日里多加细心留意,警惕病症,并及时予以处理。同时如果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术后还需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免伤口感染,影响创口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