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比较之五――自我表现,创造性作业,自我目标

浏览 7

造纸房子,观察蚂蚁,从小学开始,美国老师就让孩子动手、动脑。进了中学,美国老师甚至让学生去参与研究城市灯光布局的市政项目。美国学校培养学生的着眼点不是前人已经找到的答案,而是孩子们进行全新创造的能力。

当我看到我的儿子一进美国小学就开始上“讲话”课,接受表白和张扬自己的训练时,心里就隐隐感到几分不安。

这是什么训练啊!让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白自己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长,有什么了不起之处。这与我们中国人要谦虚为人,要谨慎从事,要缩首敛翼,要知深知浅的教育,大相径庭!我真怕儿子在这种吹牛训练中变得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可我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人家美国学校的课程啊,于是只好等儿子回家后给他“消毒”,告诉他什么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什么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什么叫“虚怀若谷”和“海纳百川”。

儿子进了中学以后,干脆在专门的课程上训练起演讲能力了。这可不只是说自己有什么优点,更要说自己的宏图大志,说自己的远大抱负,说自己的意愿实现之后对国家、乃至对人类文明的推进作用。这就难免让咱们中国人觉得是有点云中说梦,甚至胡说带八道了。

想想咱们中国人“脚踏实地”、“只事耕耘”这些古训,我真是担心在美国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会变得夸夸其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终无大用。

我很委婉地向美国老师道出了我的忧虑。老师向我解释说:“学校让孩子自我伸张,自我表现,是为了让孩子有与人交往的能力,人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才能相互了解,才能和谐共处,才能携手共事。不能顺利地与人交流,是产生误解、产生矛盾,甚至是发生冲突的重要原因!”

我心说,行了,老师,您别说了,我全明白了,因为您说到我的专业里来了,我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新闻的,尽管我的兴趣在采访和写作这些新闻实务领域,但是我对传播学的原理也知其一二。您说的道理肯定都对,但是我就是害怕我的儿子变成你们美国人说的“BIGMOUTH”(夸夸其谈的”大嘴”)。

老师说:“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怎样说,更要教会孩子们怎样做!你不用为此担心。”老师话说得客气,但是神态中可以感到美国佬对我的忧虑的莫名其妙和不屑一顾。

几年过去了,我的确看到了美国学校怎样教会孩子们“扎扎实实”地学习,“脚踏实地”地做事,“坚持不懈”地奋斗。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老师留下这样的作业:用纸制作一个你喜爱的房子;写一篇蚂蚁怎样生活的观察报告;写一篇人类怎样发明了汽车的文章。

每次,只要作业一下来,孩子就忙活开了,家里就像遭了劫一样,被翻得一片凌乱。他要么找出一大堆过期杂志,画笔剪刀胶水摆满桌子,又是画又是折又是剪又是粘,最后鼓捣出一个不伦不类的庞然大物,得意地告诉我,这是5年后的房子模型。要么就连续几天,放学后和同学到公园去,晚上回来时像个泥猴似的,问他干什么去了,那张小脏脸兴奋得发红:“观察蚂蚁去了!”然后给我看他们写的对蚂蚁行为的观察。要么就是去图书馆,背回来一堆书和录像带,写他的汽车发明史的“论文”。对于作业,儿子总是要兴致勃勃、全身心都投入其中,忙上一段时间。

当然,作业不光是手工和玩耍。做一个纸房子可不算完,老师还要让孩子同时提交记录制作过程的文章,特别是制作想法的文字说明;光写一个蚂蚁生活习性的“调研报告”也不行,老师还要让孩子提供“最能反映蚂蚁习性”的三张照片;交上汽车发明史的“论文”,老师会要求孩子同时提交在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的借阅目录存根。

儿子的作业,几乎每一个都是小小的系统工程,孩子非要调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非要动用“听说读写做”的综合能力不可。我发现,这些作业不仅让还是小学生的儿子非常有成就感,而且兴趣无穷。儿子提的问题渐渐多起来,想像力也开始丰富起来。

有一天,儿子一放学,就火急火燎地非要让我带他去亚利桑那大学的图书馆不可。我正忙着写一篇文章,就和儿子商量:“明天去不行啊?”

“不行不行!要找的书太多了!”

看着儿子急得红通通的小脸,我觉得奇怪,一个孩子,什么事儿至于这样急赤白脸的?儿子告诉我,历史课的作业多着呢!

我要儿子把老师留的作业拿过来,一看,真吃了一惊:这作业的阵势咱们在中国还确实没见过:

1.老师让孩子们去图书馆任意寻找1本关于美国历史的著作。

2.用自己的语言分别写出这1本著作的内容概要。

3.再从每部书中选择你认为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描写、论述或者是数据做5张卡片,一共要做5张!卡片上要注明引文出处,包括要注明作者、书名、出版机构、年代和版本。

4.这还没完,老师还要求孩子们从书中选择自己认为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起到过重要作用的1位人物,对每个人物写上一段几百字的评论。

我问儿子,这个作业老师给了多长期限?儿子说四周内要完成。难怪他这么着急,这个“活儿”,就是成年人也得忙活一阵子呢。

学校布置的这类作业一般没有“标准答案”,给你一种可以完全任你自由发挥的空间。当然,让你发挥的只是你的思想,你的文字描写,但是对你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和投入的工作量是进行严格要求的。

我很为美国老师想出的这种作业方式而感慨!我想,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能就是在这样的作业中一次一次、一点一滴被开掘出来的。

我们中国孩子们面对的作业,更多的可能是课本后面的练习题。我小时候的作业,基本就是默写生字和做那些枯燥的习题。据说现在的孩子简直就是陷在题山题海中了,在这种枯燥的习题中,孩子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是在模仿前人,复制前人,或者说敬畏前人,而不是俯视前人,思考前人,质疑前人,因此也就难以积蓄起超越前人的力量。

美国人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有点牛气哄哄,什么都敢怀疑,什么都敢问一个“为什么”。我想可能与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到畏惧,感到不可“冒犯”。美国的教育鼓励孩子们的挑战精神。孩子进入中学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甚至会问孩子:你认为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有什么局限?

―――托马斯.杰斐逊是什么人哪?他是美国立国的伟人之一,他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啊!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不仅被视为美国的立国之基,而且是资本主义最经典的法律文本之一。《独立宣言》被多少西方学者视为是人类高尚道德精神和杰出智慧的结晶啊!

然而老师的这一声询问,起码让孩子们去做几件事情:

1.好好阅读甚至要研究一下杰斐逊和他起草的美国的立国宣言;

2.认真研究一下各种专家学派对杰斐逊的评价;

3.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老师告诉给孩子们一种理念:你们可以对世间的一切进行质询,进行思考!包括对“神圣”和“权威”的东西进行自己的思考!

我在想,鼓励孩子们在思考中质疑权威,可能不仅是在教授一种奇绝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在培养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理性地看待前人,才能更确切地了解前人的建树,认识前人的价值,看清前人的局限,由此生发的对前人的评价也才能更加客观。

儿子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找到《独立宣言》的原文和评价《独立宣言》的各种文章,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他感慨地对我说:“托马斯.杰斐逊绝对不是一般人!”我问儿子:“他哪儿不一般啊?”儿子当时就朗诵起《独立宣言》的原文来: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儿子接着感慨道:“不可思议!2多年前的人怎么就能有这样杰出的思想!可能是受到的压迫太深重,才生出了特殊的智慧。”

我问他:“你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局限?”

儿子说:“我没有发现他的局限,我倒是看到现在人的局限了!”几天后,他把他的作业给我看,题目是《我们今天离托马斯.杰斐逊有多远》,里面充满了现实批判精神。

我相信,老师当时对孩子们的提问,绝对不是让孩子们去否定杰斐逊,而是让孩子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开眼界,活跃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上的伟人们建造的宏基伟业,感受这些历史伟人的不同凡响之处,从而激发孩子们为社会、为人类进行全新创造的内心冲动。

在完成这种作业的过程中,孩子要阅览比教科书上丰富得多的资料,面对图书馆浩如烟海的书籍资料,孩子们会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教科书的内容太有限了,知识的海洋在小小的课堂之外!

孩子在阅读各方专家学者对一个事物不同角度的描述与分析时,不仅会打开眼界和思路,而且会发现,对同一件事情,人们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复杂,每个人的观点可能都有他的道理,因此,孩子们就不会轻易相信什么“绝对权威”,同时也不会随便忽视“一家之言”的价值。

老师深刻的用心还在于,让孩子们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锻炼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熟悉学术研究中的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和综合调用的技术。这可能对孩子们的一生都有用。

儿子进了中学,老师的要求更严格了。论文中要求引文的数量和参考书的数量,不能少于多少篇文章,多少部著作。你的论文观点如何,没人追究,但你的功夫必须下到,你的研究方法要正确,你要言之有据,注重事实!

我想起我参加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时的情景,在论文评议表的评语栏中,对评审人撰写评语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审定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

―――观点是否正确?逢到这时我就非常作难,论文的观点正确与否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是依据我的经验标准,还是依据这个领域的学术权威的经验标准?我想即使是扩张到以人类已有的全部经验为其判断是非的标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难道人类凭借已有经验划定的是非界限是永恒不变的吗?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是实践吗?而实践恰恰是不断更新啊!我们在高级专业人材的培养过程中,在他们面对全新领域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时候,怎么能对他们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是与非的评判呢?在我们的高级学术研究领域,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在思维观与方法论上犯了一个低级的却是致命的错误?

美国学校给孩子的“大型”作业,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没有标准答案,让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对方法要求严格,训练你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实用性,让你去关注生活的实际,让你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和价值。这种作业你想偷懒都困难,找不到机会。

美国学校在一种表面上轻松、开放、自由的教育过程中,对孩子的基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进行训练,对他们的严谨、细致、专心的习性进行培养,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的务实精神。美国老师布置的作业,看上去和玩一样,但是对过程的要求非常细致,孩子几乎不可能偷懒。

儿子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是亚利桑那州图桑市政府的一个市政科研项目。图桑有点像我们中国的云南。一年中晴朗的夜空达到33天以上,因此,美国天文观测台站都云集此地,据说美国全国科研机构的9%的天文望远镜都在这个地区。

对天文观测来说,不仅要求空气的澄净,而且对地面的反射光的要求也很严格,越微弱越好。但是图桑又是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整个城市的夜间公共照明系统的明亮度直接关系着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市民们希望这个城市夜间灯光璀璨。这样一个尖锐的矛盾,让市政府和相关科学工作者都非常头疼,始终找不到一个两全的方案。

儿子所在的中学就把这个难题拿回了学校,摆到了学生们面前。

儿子和他的同学们组成了一个课题组,在进行了短暂的研究之后,就分别进入了认真的先期准备工作: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在世界范围内去寻找其它城市照明的各种布局结构,公共照明系统的最新技术,把地面照明对天空反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可行途径。

为了这个作业,孩子们走访了当地的城市照明管理机构,用电子信件向世界上一些研究城市照明的专家求教,寻找当今世界上一些最新的公共照明技术。他们也走访了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一些天文观测机构,与天文学家们一起探讨天文观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这个项目整整做了一个学期又加上一个暑假。最后,他们从照明系统的整体布局,根据不同时段对光源强度的适时调控,灯管、灯罩、防反射装置的配备等等方面,提出了一个图桑市区新型照明系统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和一组新型照明系统的规划图。

儿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作业中,忙得脚不沾地。他很得意地告诉我:“这个作业把我们都变成城市照明的专家了!”

没过多久,他们的研究报告就受到了市教育部门的嘉奖,在讨论城市照明系统的专门会议上,一群真正的专家们还请批评指正了他们的课题小组去列席旁听。学校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知道,一切学习最终都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勤于动手,要勤于思考,要实事求是。

谁要是认为美国的开放自由的教育模式,是放纵学生,是让学生们有机会偷懒耍滑、投机取巧,那就错了。美国人的“实用主义”在教育中体现得十分充分,他们也同样要求孩子们吃苦耐劳,刻苦奋斗。美国学校对孩子们高强度思维的训练,对孩子们高强度吃苦精神的训练也是美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然,这种训练更多地是体现在孩子进入中学时代以后。可能美国人认为,孩子进入中学后,身体已经发育得更加强健,已经有了吃苦耐劳的“本钱”。

我的儿子在美国进入中学特别是高中之后,实际上也进入了一个“严酷的时代”,每天功课压力巨大,作业量常在4~5个小时之间。

在美国,上大学同样是每个孩子心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儿子也抱着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的梦想。为了应付“学习能力考试”,他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去读世界文学名著和美国文学原著,规定自己每天背诵几十个平时很少用到的单词和短语,要做一大堆千奇百怪的数学难题。

“学业能力考试”,这个考试的成绩虽然不是美国孩子能否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但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有点类似我们的高考。这个考试的成绩,关系到一个孩子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决定孩子们进入大学后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资助。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对这个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视的。

儿子长期受我们中国父母的教育,对这种关系到他前程的考试更是不敢有丝毫的轻忽。

为了应付进入大学前的“学业能力考试”,高中最后一学期,儿子每天只睡5个小时,由于睡眠不足,饭量急剧减少,体重也骤然下降,人一下子瘦下来,以至让从小对他要求甚严的妈妈也心疼起来。我们都劝他不要“竭泽而渔”,不要“杀鸡取卵”,要注意身体。

而到这个时候,孩子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已经大体定型了。从小学到中学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已经知道了人的命运是自己掌握的,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七年的美国教育中,他知道了,目标一旦确定,能否持之以衡是能否成功的关键。七年的美国教育已经让他相信,任何成果都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靠勤奋工作的积累。他知道,他此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积蓄实力,去攀登理想的山峰。

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已经让孩子知道,你可以选择轻松的生活,但是你不可能不劳而获!想买一辆好的山地车,他就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挣钱;想把国际象棋下好参加州赛,他就要拼命背记大本的棋谱;想进入学校的管乐队,他就要每天早早起床到旷野里去练习吹黑管。而现在,他面临的是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进入大学,这不仅是他独立人生的开端,而且关系着他此生的发展方向,因此,他知道,他必须努力奋斗。这时谁要想阻止他,改变他,已经相当困难。

看着孩子不用任何催促日以继夜地学习,我觉得他已经知道了怎样对自己负责。

然而,就在孩子临近考试的前两周,我向他端出了我的想法:“休息吧!儿子!你就是考得再好,我看你也不要上哈佛,上斯坦福了!”

“为什么?”儿子非常吃惊。他觉得他完全有能力考上美国的一流大学,而且他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这个目标。

我告诉他:“因为我觉得你的知识基础还不够坚实,你对美国的了解还很有限,你的素质还不够坚强,你还经不起真正的挫折和失败。总之,你仍然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继续你的知识积累和品格修炼!”

儿子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他的全部努力有些泡汤的感觉。

我继续对他解释说:“凭你的性格,你不能允许自己失败,这样你就会拼命学习,而在我看来,大学时代还不是一个人在学业上最后冲刺的阶段,你提前兴奋有可能会影响你以后对学习的兴趣。此外,一旦你在美国名牌大学顶尖学生群中不能领先,你的自信心会受到重大打击,凭你现在的意志,你还不足以对付这样的逆境。再说,进入名牌大学,你在第一年也很难拿到足够的资助,这也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凭我对你的了解,这也会给你精神上带来负担。”

我说出了我的想法:让儿子进入一个水平较高的美国公立大学,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稳稳当当拿着全程资助,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厚积薄发,再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去读研究生,在奠基人生职业最为重要的研究生阶段作最后的拼搏。

尽管向美国名校冲击的念头那么强烈,但儿子最终没有好高骛远,还是欣然认同了我的筹划,17岁的时候,拿着我们所在的城市最好的一所中学的前沿成绩,进入了美国公立大学―――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全额奖学金。他在高中时已经修完大学一年级的课程,进入大学后,同时学习计算机和数学两个专业。同学们都说他“疯了”,每个期末,为了应付两个专业的课程考试,他会忙得每天只睡5个小时。

我对他说:“你犯得着这样拼命吗?你得劳逸结合。”他很平静地说:“你们过去不是老和我说‘艺多不压身’吗?现在我有精力,多学些本事,以后的生活中的选择机会就多一些。”

暑假到了,我让他回中国玩一玩,他说,不行!我要去汽车修理厂打工!我以为他要打工挣钱,就问他,是不是汽车厂挣钱多?儿子说:“主要还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彻底了解汽车!在美国生活,汽车是我的腿,我要对它了如指掌!而且要认识一群修车的朋友,真要是有了事情,好有人帮助我!”一个暑假三个月,儿子就在一个汽车修理厂和一群美国小青年摸爬滚打。不仅挣了一笔钱,而且和他的这群修理工朋友一起把他的汽车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整修了一遍。那天回家兴奋地说:“看!我的车变成新车了!”那得意的样子就像他当年从大学里得到助教工作时一样。

看着儿子为自己的目标去作种种实际的努力,我不禁想起当年怕他变成成夸夸其谈的“BIGMOUTH(大嘴)”的忧虑,也想到了美国老师对我的忧虑不以为然的劝解。我看到了美国教育的力量,他们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人。

(责任编辑:zxw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