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种,一部分是玩心重不想学习,一部分是无论多么努力,成绩总是提不上去,还有一部分虽然是学霸,但是内心对学习也有一种恐慌,压力很大无法释放。如果是努力学习成绩还不好的学生,长时间问题没有解决的话,出现厌学症的可能性就大。
厌学症已经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在中学生中蔓延开来,如果不及时引导的话,孩子可能会就此放弃学业。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患有厌学症的学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失去兴趣;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怕考试;甚至恨书、恨老师、恨学校,旷课逃学;严重者一提到学习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厌学症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们在判断一个孩子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判断。厌学症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中学生患病率最高。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由于种种原因,经过多次努力却只获得一次次的低分和失败,又长时间受到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学习中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品尝到的只是失败感、自由感和乏味感。
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建议适当的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一些学习习惯是否适合自己。长时间学习不好会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又反馈到学习行为上,如此的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另有一些学生小学时成绩较好,上了中学后生活学习环境改变,面临新的挑战,由于心理适应能力差,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无法正视自己,丧失自信心,消极地对待学习,从此一蹶不振,也容易患上厌学症。
如何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
1.改变观念,接受自我。
让厌学的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并不是学习成绩不好,就意味着自己不行。应认真地发现厌学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在前后比较中接受自我,认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而是能学好的,相信自己也是一个有能力、有前途、受尊重的以,改变自己无能的观念。
2.改善环境,愉悦心境。
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和学校都要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切记不能一味的批评。社会的鼓励、家长的关怀、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
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3周岁开始,到念完书已经23周岁左右了,长达20年的学习生涯中,出现厌学的情绪是比较常见的。关键是在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后,能够有针对性的去缓解压力。在平时休息的时候,可以多在操作上跑步,因为运动是减压最好的方法之一。还有需要多休息,避免自己熬夜导致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