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是个世界性的话题。孩子象征着未来,而让未来更美好是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各国文化传统的不同又使其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理念与方式。记者在法国和比利时工作多年,同当地朋友的接触使我体会到:这里的人们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又十分有度,绝不溺爱。
在发达的 西方社会,孩子占据重要的位置。未成年时,家长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而孩子一旦成年,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社会上打拼,这时的家长更像一个“良师益友”,而非继续替孩子决定一切,大包大揽。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与精神,较少对家长的依赖。
以记者的观察与接触,这里的家长在教育未成年孩子时大都把握这样的原则:与孩子的交流注意民主,保护孩子的尊严,并非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是家长就可以随意呵斥孩子;在可能情况下尊重孩子的正当要求与意愿,尽可能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让孩子积极参与相关事务;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与精神,让孩子独立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当然,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创造尽可能良好的条件,接受最好的教育。在西方经济条件整体下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上名牌大学是孩子未来成功的重要阶梯。但名牌大学的校门也并非平等地向所有孩子敞开。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上名牌大学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经济拮据的家庭。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上述教育孩子的原则在法国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园里,时常可以看到年轻的家长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玩耍。当孩子不慎跌倒时,法国或是比利时的家长常常是在一旁静静观看,并不急于跑去扶起孩子,而让孩子自己站起来。尽管有时孩子由于跌倒而哭泣,家长还是不急于前去救助。孩子在无奈中最后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爬起,继续玩耍。这看似小事,但却小中见大,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处处求助于家长。对孩子爱,却不溺爱,这点对中国的家长来说是值得借鉴的。
每年暑假结束前夕,是法国孩子购物准备开学的高峰。这时在商店里,时常可以看到家长与很小的孩子一起购物,征求孩子的意见。那口吻完全是平等的,很少有命令式的武断。即使孩子不同意家长的意见,家长也很少训斥,而是耐心地说服,却绝不迁就。任凭孩子纠缠,家长也不轻易妥协。这种孩子与家长共同购物的场景是西方孩子与家长关系的一个缩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里教育孩子的一个方面。购物的过程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精神的过程,也是教会孩子量入为出、学会消费的过程。
记者的一位朋友育有二女一子,这在法国应该算个较大的家庭了。夫妻二人的薪金总和还不低,因此,三个孩子都在课余时间根据各自爱好接受不同的课外教育,或弹琴或画画。朋友说这样做无非是兴趣,增加孩子的个人修养与素质,而不是为了升学。对法国的家庭来说,如果孩子能够进入高等专科学校而非普通大学学习,那就意味着孩子的前途有了很大的保障。因此,法国的各高等大学是很多有志青年的奋斗目标,那是法国各类高等人才的摇篮。但进入这样的大学十分困难,竞争激烈。而家庭条件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就不是简单的家庭教育,而是社会问题了。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