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一段塌煎饼的快手短视频,让我再次走回了三十多年前家乡莒南的记忆中。 视频里的画面,小时候没见过,视频里的环境,小时候也没有。还有视频中的韭菜拌辣椒馅,用平底锅烙,小时候更没想到。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沂蒙山有点大,沂蒙山有点广。沂蒙山区特指以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包括临沂市的三区九县,日照市的绝大部分,淄博市的沂源县,潍坊市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所以,塌煎饼只是沂蒙山区特产之一,枣庄,苍山多称菜煎饼。塌煎饼的菜多以应季蔬菜为主,做法也各有千秋。 以前老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鏊子,煎饼全是手工制作,偶尔能吃到塌煎饼。可能是吃煎饼的时间多,吃塌煎饼的次数少。所以对塌煎饼的印象更深。现在机械替代了手工,原始的塌煎饼几乎看不见也吃不到了。 记忆中的塌煎饼,就一个字,香。杂粮煎饼的脆香,新鲜蔬菜的清香,还有花生油那种固有的沁人心脾的甜香。 并不是每次烙煎饼都要做塌煎饼,平时烙煎饼也很少做塌煎饼。多是临近饭点了,还有很煎饼糊需要继续烙,时间来不及,干脆就塌煎饼吧。 老家的传统,妇女上了鏊子边,家里的饭就没人做了。如果有孩子着急上学,多是用塌煎饼替代上场。熟悉烙煎饼工艺的都知道,鏊子烧热后最好不停火,一次烙完。这样不会出现多个滑鏊子煎饼(滑鏊子煎饼,是指鏊子烧热后烙出的第一张煎饼,因为鏊子光滑,不容易沾上煎饼糊,所以容易夹生,多是用来喂猪用,第二张开始才能烙出香甜薄脆的煎饼)。 塌煎饼的菜不讲究,白菜,韭菜,还是小油菜,只要是叶类蔬菜都可以。不讲究刀功,横切竖剁上几刀。放盆里端到鏊子跟前,当然油和盐也不能少。 揭下鏊子上烙好的煎饼后。趁热铺上两张煎饼,煎饼上面均匀的撒上一层切好的蔬菜,均匀撒上一捏细盐,再从外往里转圈浇上一勺花生油,条件好的可以撒上一把虾皮提鲜,上面盖上两个煎饼。 大约两三分钟时间,当中间的菜受热厚度开始降低后,用盖顶盖在鏊子上面,一手稍用力按住盖顶,同时把鏊子上的煎饼迅速向外拖拽,另外一只手在底下托着鏊子上拖出的煎饼。拖拽到三分之一处,同时两手合力反转,把盖顶上的煎饼在鏊子上180度大翻个,顺势抽出下面的盖顶。 再经过两三分钟的受热,将鏊子上靠近自己一边的夹菜煎饼折向距离中线一两指处,同样将对面部分折向中线同距离处,最后,再中间对折一下,上面再加盖顶,翻转到盖顶上从热鏊子抽出来,热乎乎,香喷喷的塌煎饼也就做好了。 用菜刀直接在盖顶上把塌好的煎饼横切几刀,长长的塌煎饼瞬时就被切成了几段。随便拿起其中的一块,两手趁热捧起来,馋了半天的嘴马上就凑过来了,嘎滋咬一口在嘴里。杂粮煎饼,蔬菜,热花生油的香味聚合到一起,从嘴里到胃里再到浑身都感觉喷香喷香的。 过不了几分钟,平时能吃一个煎饼的饭量也陡然能吃下一个半了,用不了几口,手里的塌煎饼就连渣也不剩了,赶紧再趁热捧起第二块。那种香脆可口,回味悠长的感觉真好。 第二次探家时,碰巧嫂子在烙煎饼,知道我回来了,很快就做好了塌煎饼送过来,不知是馋还是什么原因,那次我吃了整整一大个塌煎饼。八任鏊子烙的四个煎饼塌的,现在已过不惑之年了,以前没吃过这么多,一直也没有突破过。 时间最怕晃,不知不觉一晃就三十多年了。现在居住海边小城,虽然偶尔鲅鱼饺子鲜煮虾,海菜包子蒸螃蟹。天生吃货,总觉得不如家乡的煎饼,渣腐,咸糊豆过瘾。当然,最爱还是家乡那热乎乎喷香喷香的塌煎饼!
【编者按】:一个制作简单却美味的家乡小吃,在游子的心中,是乡愁,在家乡,是怀旧的美食,代表着地域特色和文化,承载着人们对于岁月和故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