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蛋

浏览 40

  今天,农历腊月初九,我的农历生日。北方习俗是过农历生日的。巧的是,今天我竟收到同事九华“喜得贵子”的喜蛋,心里好一阵窃喜,这好像专门为我准备的生日礼物。

  新人得子,自然高兴;生日收到喜蛋,更乐不可支。可于我来说,更深的意义在于我收到的竟是本地正宗的“家庭手工”喜蛋!要知道以前我收到的都是工厂流水线上制作的印有大红“囍”字的塑料包装喜蛋。

  老早就听说江浙沪有“手工喜蛋”的,至今部分乡下人还保留着这个习俗。喜蛋,寓意着吉祥圆满。每逢新人结婚,尤其新人添子,便将自家制作的喜蛋向亲戚邻里分发。凡被分到的人家,不用问就知道对方添了子孙,于是便纷纷前去祝贺。想一想当时的情景,该有多少喜乐和气,多少温情吉祥啊。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大机器时代来临了,手工制作“喜蛋”越来越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一枚枚自家制作的带着浓浓温情的鸡蛋被输送到流水线大锅炖煮,然后再入其他流水线,就那么嗞的一声顷刻被剥去蛋壳,接着真空包装,那个印有大红“囍”字的塑料袋多么扎眼。这种“特制喜蛋”保质期可以长达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作家学群曾说:“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只有喧腾与暴力,再加上冷血与不可一世的狂妄……”今天收到“家庭手工”喜蛋时,我对这句话理解得似乎更深了些。

  看着这枚按照当地传统习俗制成的“喜蛋”,我极尽所能地想象着那一道一道的制作工序。主人家先用自家做饭的锅子把鸡蛋一一煮熟,然后一一将鸡蛋染成红色或者玫瑰红,再然后一一……想着想着,那热气腾腾的画面氤氲开来,只剩下了灶台上忙前忙后的身影。

  我轻轻敲开喜蛋,一点儿一点儿剥开,双手也染了红,那抹红就像儿时在东北采摘胭脂草不小心染在手指上。看着这几点红,心里也跟着荡漾,好像自己也会跟着吉祥起来。希望什么时候自己也有机会亲手制作这些温情的“喜蛋”,祈愿年年都有机会吃到“家庭手工喜蛋”。

  我们东北的小孩出生是不分发喜蛋的,但是过生日时不论小孩,大人,都必吃煮鸡蛋的。吃之前,一定要在餐桌上滚一滚,我们称之为“滚来好运气”。看来文化也有地域之分啊!突然想到有一年奶奶过大寿,那时我还住在山东奶奶家,爸爸给她老人家买了一个刚刚时髦的生日蛋糕,打开一看,白花花一片,奶奶“呀”地一声!她说,“四儿,你这不是咒我死吗?”爸爸一听吓坏了,连忙解释道:“娘,这叫生日蛋糕,洋玩意,专门过生日的。”裹过小脚的奶奶说:“你别拿这些玩意儿哄我,俺只知道红色好,红红火火,只有死人才用白色。”看来文化也有年代之别。但不论历史怎样发展,好的习俗还是要传承的,因为习俗是文化,是我们生活的根。

  所以,即使我在江南生活十多年,我还是保留了过农历生日的习俗。而如今平湖城里人大多习惯过阳历生日了。今天是腊月初九,我的农历生日,我感觉同事的这个“庆生喜蛋”就像是为我准备的。如果此时,我在东北,在我的家乡黑龙江呼玛县,母亲定会给我煮一个鸡蛋,下一碗长寿面的。可是,如今,自己远在江南,无福消受了!

  前几天我给自己买了生日礼物,也当“喜蛋”送给自己了,一本是老树的《在江湖》,一本是王尚文老师的《教育是天,语文是地》。

  今天还有一个生日礼物,是我的意外惊喜:恰好在今天,我成为了平湖市作家协会的会员!我去年的生日愿望竟然实现了。今年的生日愿望是什么,我前文已经写下了。文章最后再次感谢文化馆卢修宾副馆长,感谢语文教研员平优良老师,感谢作家卢笛(卢大力)老师的推荐。

  喜蛋剥出了美好!喜蛋剥出了惊喜!生日快乐!

  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农历腊月初九束菊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