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是以面部出现黄褐色色素性斑片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以女性患者居多,中医称之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等。本病多发生于妊娠期及中年女性,或因肝病、结核病及其他疾病而发生,长期口服避孕药致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日光暴晒、精神创伤或劣质化妆品亦可诱发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多与内分泌激素失调以及机体细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抗自由基对于组织损害的功能下降等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于面部,但根源在肝,并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肝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气郁日久化火,灼伤阴血,均可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 黄褐斑多见于女性。因女性以血为本,各种原因容易导致气血瘀滞或冲任空虚、气血不足,引起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以致本病,其中肝郁气滞,气血瘀滞为其主要病机,“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所以我在临证中以疏肝理气,化瘀消斑为主要治法,分别研制了疏肝消斑汤和化瘀消斑汤,临证时根据证型不同而随证治之,其效颇佳。 疏肝消斑汤:柴胡10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焦白术10克,川芎10克,丹参15克,薄荷3克,白芷1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甘草6克。 本方主要在于疏肝养血,益气消斑。用于女子面部黄褐斑伴月经不调,舌黯或淡红,苔白,脉弦。如舌红苔黄,心烦者,加丹皮10克,栀子10克以清热凉血;胁肋疼痛者,加香附15克以理气止痛;月经量少者,加鸡血藤30克以养血调经;月经不净者,加益母草30克以活血理冲。 本方是我运用多年,消除黄褐斑的经验方。以逍遥散为主方,疏肝解郁,养血柔肝;丹参微寒,活血祛瘀,生新而不伤正,善于调经,为妇科调经常用药,《本草纲目》谓其能“破瘀血,补新血”,故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说;川芎行血中之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黄芪益肺脾之气,助血行而走表,《本草正义》指出其“能达人之肌表肌肉,充实表分”;菟丝子补肾精并去面斑,《本草纲目》言其“久服去面黑干,悦颜色”;白芷辛散温通,上行头目,《神农本草经》云“长肌肉,润泽”。现代药理学认为方中多味中药具有调节内分泌激素,抗焦虑,抗抑郁,补血的作用。川芎有扩张脑血管,促进脑血流的作用。丹参、黄芪、当归、川芎均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流速,改善血液流变作用。诸药相合益气生血而养肝,行血脉瘀滞而消斑。 本方除水煎内服外,睡前用温水洗净面部,将敷料块放入温热药液中浸透,取出敷于患处,1小时左右除去敷料块,不必洗脸,次晨洗去,避日晒,如此月余可效。 化瘀消斑汤:生地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川牛膝1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白芷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本方主要在于活血理气,化瘀消斑。用于妇女面部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痛经,舌黯苔薄,脉弦或涩。如舌红苔黄者,加黄芩10克以清热;舌淡苔白者,加桂枝10克,去生地以通阳散寒;倦怠,脉虚者,加党参15克以益气。 本方以活血化瘀,调经消斑为主。气为血之帅,血赖气之行,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壳理气宽中;四物汤养血调经,其中生地凉血清热;赤芍、川芎合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川牛膝苦甘酸平,活血通经,引瘀下行,并补肝肾,《医学衷中参西录》谓“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临以之为引经”;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而达病处,合柴胡而升达清阳;甘草和中,诸药合用共奏达上宽中行下之功,理全身之气,益气养血补肾,活血化瘀而不耗血,经能调,斑可消。(赵永强)
来源:中国中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