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的治疗

浏览 8

冻疮常见于冬季,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本病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冻疮”、“冻烂肿疮”相类似。 如《外科启玄》冻疮记载:“冻疮多受其寒冷,致令面目手足初痛次肿,破出脓血,遇暖则发烧。亦有元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诸病源侯论·冻烂肿疮候》记载:“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而瘃冻,焮红疼肿,便成冻疮。” { 病因病机 } 中医认为,本病系阳气不达,复感寒冷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阻隔、气血凝滞肌肤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对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寒冷潮湿或寒暖急变时更易发生。此时小动脉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贫血、内分泌障碍、慢性中毒或感染、鞋袜过紧和缺乏运动等均可助长冻疮的发生。遗传亦起一定的作用。 { 主要症状 }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和妇女或末梢血循环不良者。 好发部位: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足背、足趾、足缘、足跟及耳廓等处。 皮损特点:常见损害为局限性瘀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压力除去后红色逐渐恢复。如受冻日久,损害表面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 自觉症状:常有末梢部皮肤发凉、肢端紫绀和多汗。有时瘙痒明显,受热后加剧。 病程及预后: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 诊断要点 } 发病时间(寒冷季节)+部位(四肢末端)+典型皮疹(局限性暗紫红色水肿性斑片)+症状(发凉伴瘙痒)+预后(自愈性+反复性)。 { 类证鉴别 } 多形红斑:手足、前臂背面水肿性红斑,可见靶样损害。病程较短。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药物过敏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发生冻疮样皮疹,自身抗体的检测和多系统损害可与冻疮鉴别。 { 中医治疗 } 辨证施治: 以阳气不达,寒冷侵袭,气血凝滞型常见。 主要表现:畏寒,形寒身冷,四肢不温,局部漫肿发凉或起水疱,遇热痒痛相兼,皮色苍白或紫暗;舌质淡。脉细涩或迟。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 方药:黄芪10克,当归10克,川芎5克,赤白芍各10克,鸡血藤15克,透骨草15克,吴茱萸6克,桂枝10克,生姜皮6克。 中成药:活血消炎丸:3克,每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外治法: 早期红肿者可选用紫草、茄根煎水,或祁艾、冬瓜皮、桂皮、川椒等量煎水温洗或浸泡,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未破者:可用紫色消肿膏。 已破者:可用紫色疽疮膏或化毒散软膏。 { 西医治疗 } 外用药物治疗: 2%~5%樟脑软膏或蜂蜜猪油软膏。 发生水疱和破溃者,可应用环丙沙星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软膏。 系统药物治疗: 口服烟酸、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静脉滴注,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的作用。 笔者认为,本病发生具有典型的时间、地域或工作性质等特点,寒冷季节注意局部保暖和干燥是预防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可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佩戴手套、鞋袜不宜过紧。一旦发病,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局部按摩及温水浴,可以改善血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