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多以无痛性肿块就诊。可为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乳房均可受累,肿块可发生于乳房任何部位,但以外上象限多见。肿块大小多为1~2厘米,一般不超过3厘米。此病中医称为乳核,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调,痰湿内生,或冲任失和,气滞血瘀痰凝,积聚乳内而成。
病案
刘某,女,23岁,2011年5月3日初诊。
主诉:乳腺纤维腺瘤术后2年复发3个月。患者2年前因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触痛明显,有多个硬结,大小不一,经后可稍缓解,硬结渐增大,于青岛市某医院检查后诊为:乳腺纤维腺瘤(双侧),遂行手术治疗,术后上症较前缓解。近3个月上症再次出现,检查示:乳腺纤维腺瘤术后复发(双侧),患者不欲手术治疗,遂来诊。
刻诊:上症仍见,情绪急躁易怒,纳眠可,二便调。既往无重大病史可诉,喜食甜食。平素月经时提前,量偏多,色红,时夹血块。舌尖红苔黄燥,脉细弦。
中医诊断:乳核(肝气郁结),西医诊断:乳腺纤维腺瘤术后复发(双侧),治则:疏肝行气,开郁散结。
方药:夏枯草30克,枳壳20克,玄参30克,连翘30克,柴胡20克,香附20克,厚朴20克,丹参60克,蒲公英50克,当归20克,红花20克,黄芩30克,川芎30克,元胡30克,甘草30克。20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分4次服。并嘱清淡饮食。
2011年5月26日二诊:诉服药11天后月经至,经前乳房胀痛较前减轻,乳房肿块未见增大,情绪较前稳定,月经量可,色红,夹少许血块,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略弦。视病情守上方改柴胡30克,香附30克,加合欢皮30克,余药同前不变,继服20剂,服法同上。
2011年6月20日三诊:诉服药后月经再至,周期规律,经前乳房胀痛基本缓解,乳房肿块大者明显缩小,小者基本触摸不到,月经量、色可,血块较少,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白顶部略黄,脉细。视病情守初诊方去红花,加北豆根15克,余药同前不变,继服20剂,服法同上。嘱:服完药后可复查乳腺彩超。
2011年7月11日四诊:患者诉7月9日于青岛市某三甲医院钼钯检查示双侧乳腺略呈增生像,余无明显不适感,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滑。视病情守三诊方继服15剂,服法同上。继观。
2012年4月5日电话随访,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按:此病辨证为肝气郁结证型,方中以柴胡、夏枯草为君药,行气疏肝,解郁散结,清肝泻火,使病人肝气调达,情绪稳定,急躁上火症状消减,以香附、枳壳、当归、红花、厚朴、川芎、元胡为臣药,活血行气,化瘀,散结止痛,以玄参、连翘、丹参、蒲公英、黄芩为佐药,清热凉血散结,以甘草调和诸药。配以北豆根清热散结,合欢皮镇静安神。如痰湿内蕴则配以茯苓、白术等健脾燥湿,如肿块较大则配以山慈菇、姜半夏等化痰散结。
乳腺纤维腺瘤本身是良性肿瘤,个别肿瘤由于生长快,可能恶变。对于乳腺纤维腺瘤,西医一般均主张应该手术治疗,切除肿瘤。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仅能切除病灶部位,而且破坏乳腺组织,影响乳房的美观,且有风险大、创伤大、痛苦多,复发率高等缺点,除手术治疗外,主要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而中医治疗乳腺纤维瘤功效突出,标本兼治,不手术,不易复发。
根据近年来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在该病治疗中应注意:首先使患者树立信心,不可急于求成,根据病情确定用药疗程,按疗程服药,尤其避免试探性用药。其次应坚持用药治疗,不宜中断,直至肿块消失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