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手部小关节和负重大关节为主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并且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好发于膝关节,是老年人关节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退变、破坏,继而出现滑膜和软骨下骨质病变。
目前现代医学对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有效方法,骨性关节炎后期关节置换手术对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有较好的作用,但其治疗费用较大常常限制其应用。故对于骨性关节炎早期预防应得到更大的关注。
中医药因其独特优势在骨性关节炎的预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是肝肾不足、慢性劳损和局部损伤等。其病机一般为本虚标实,而以肝肾不足为本,寒湿、痰瘀痹阻经络为标。
肝肾不足肝主筋,肾主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充分说明此病的发生与肝肾精气渐衰,筋骨懈惰,加之过度劳累,伤筋损骨。因此,肝肾亏虚是本病的主要内因。肝肾充盈则筋劲强,关节滑利。在中年以年,肝肾逐渐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其所养,筋软骨萎,或兼遭风寒湿邪内侵,易发本病。若膝部外伤、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致使筋骨失养而发病。
气滞血瘀本有劳损,加之运动过度或用力姿势不当,导致膝部软组织损伤加重,局部气血瘀滞,或久病人络,气血瘀滞不行而发病。
外感风寒湿邪《济生方·诸痹门》中说:“皆固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留于膝部,阻滞气血而发为痹痛。
膝骨性关节炎的
中医预防策略及方法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长久以来中医学临床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医预防膝骨性关节炎就是要针对可能导致本病发生的的机制,阻断疾病发生通路,从而预防疾病发生。目前本病的主要病因包括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及感受外感风寒湿邪导致。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骨性关节炎的辩证虽不出痹症范畴,但患者常年老,病久且多发于身体负重或活动较多的关节,故肝肾两亏,气血双虚,筋骨不坚乃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正如《张氏医通》云:“膝为筋之府,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故我们强调补肝肾,益气血在预防和治疗本病中的作用。
目前对于中老年人我们要注重对全身关节的保护,尤其是膝关节,要加强关节保暖,避免体重过度增加,同时加强关节的非负重运动。早期预防通过干预已确定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如对于尚没有发生骨关节炎的人来说,减轻体重能明显降低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同样减少关节的损伤可以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这一点在男性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男子更容易受伤,而且关节外伤会给男子带来更大的风险。平时对受累关节注意保暖,可以用热水袋、热毛巾等热敷,大伏天尽可能避免空调、电扇直接对关节吹风。中期预防的目标是早期发现骨关节炎患者并予以治疗或提出康复意见,从而阻止疾病的进展。
膝骨性关节炎是目前困扰老龄人群的主要病种之一,我们要树立预防意识,加强亚健康状态的关节保护意识,中医药早期综合干预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应重视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