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1917~2001年),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营口人。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组成柴胡6克,炙鳖甲10克,煅牡蛎15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生地15克,玉竹10克,白芍15克,土元6克,茜草10克。
功能滋阴清热,柔肝活络,软坚消痞。
主治慢性肝炎后期,肝硬化,证属阴虚内热、气血凝滞者。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疼痛,夜晚尤为明显,腹胀,口咽发干,面色黧黑,或五心烦热,或低热不退,衄血,舌红少苔,边有瘀斑,脉细数。
用法水煎服,日1剂,每日2次。
方解方中沙参、玉竹、生地、麦冬、白芍滋阴养血柔肝,鳖甲、牡蛎软坚散结,土元、茜草活血通络,少用柴胡疏肝理气,并引诸药入于肝,但其用量多在6克以下,防其疏泄太过而劫伤肝阴。本方滋阴清热,软坚消痞,方中重用养阴柔肝药物,甘寒之品养阴清热并举,凉血活血而无伤正之弊,养阴与活血药互相配合,半补半攻,缓缓图治,可获良效。据刘老经验体会,本方治疗慢性肝炎晚期,出现白蛋白/球蛋白倒置,或乙型肝炎“澳抗”阳性者,或亚急性肝坏死而出现上述脉证者,多有较好疗效。
加减若肝硬化疼痛不解,则加入炮山甲粉,配合原方中炙鳖甲、煅牡蛎而成三甲散,活血化瘀,软坚消癥,共奏其功。肝区疼痛明显者,合用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活血止痛;大便不实而属于脾气虚者,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若兼有中寒者,加炮干姜温中;尿黄明显者,加大金钱草、虎杖;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白蛋白/球蛋白倒置,重用土元、茜草;乙肝标识物阳性者可加叶下珠;伴有黄疸者,合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为治疗诸黄疸的专药,无论阴黄还是阳黄,皆可使用。如果是阳黄,亦可单用一味茵陈水煎频服,其用量可达30克以上。凡湿热发黄,用茵陈蒿汤后,黄仍不退,但正气业已渐耗,脾胃之气受损,阴分尚有伏热,如见手足心热,五心烦热等症,则转方用栀子柏皮汤治疗,其中甘草扶助正气,利于邪实正虚者。(闫军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