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节制性生活人体在性生活中血循环加速、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脉搏增快、呼吸急促,一次性生活所付出的能量相当于参加100 米短跑比赛。可见,性生活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中医虽无慢乙肝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虚损性疾病,主要是肝肾虚损。肝与肾的关系是“木”与“水”、“子”与 “母”的关系,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精和血之间互相滋生和相互转化。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所以精能生血,血能化精,亦称之为“精血同源”。肝肾经络相互联属串通。肝肾阴阳息息相通,相互制约,协同平衡,故病理上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现代医学对慢乙肝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致不能清除乙肝病毒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免疫功能低下责之肾精不足,故益肾、温肾在治疗乙肝中占主导地位。性生活过多会耗损肾的精气,不利于肝病的康复。因此,乙肝患者应节制性生活,频度以年轻夫妇每周1次、中年夫妇每月 1次为宜。如出现肝区不适、腰酸疲乏、尿色赤黄等现象,应停止性生活,或再延长性生活的间隔时间。
治疗方:黄芪30克,赤芍10克,桑寄生10克,何首乌10克,柴胡10克,苦丁茶10克,大黄10~16克。此方亦可根据病情酌情增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以上疗法2个月为1疗程。调理气血,清热解毒。适用于无明显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慢性肝炎恢复期患者。
7.择时服药应注意择时服药。血与肝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体服药后经脾胃的吸收化生而人血液,且“肝主血藏”、“人卧血归于肝”,现代医学也认为肝是贮血库之一,休息则血贮藏于肝。因此为了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服药时间应选在午休前和晚上睡前服药,使之含有一定药物浓度的血液迅速地、较多地归藏于肝,肝脏的血液浓度得到提高,这样疗效也就更好。
8.避免药物性肝损害肝脏是人体代谢的中心,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物质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药物进入人体后便在肝脏内降解、灭活或转化为更易排泄的物质,与此同时,肝脏又成了药物毒性反映的主要靶器官。因此,乙肝患者应避免随意使用诸如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汀、含碘的造影剂、新生霉素、蛋白合成激素和避孕药物等。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胆红素代谢紊乱,导致黄疸和谷丙转氨酶升高。像扑热息痛、安妥明、氨甲喋呤等药物’,可因使用剂量大而引起肝细胞坏死。另外,滥用血管收缩药、部分镇静药和神经阻断药等,都有可能引起肝脏循环障碍,产生肝脏代谢功能紊乱。某些中药或中成药对肝脏的损害同样不可忽视。例如注射四季青会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川楝子、苍耳子、黄药子、雷公藤、草乌等可以引起中毒性肝炎,某些中药跌打丸可引起肝细胞坏死。所以,乙肝患者无论服用的是治疗乙肝的药,还是治疗合并症或其他疾病的药物,都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在因其他病就诊或检查时,务必向医生说明乙肝病史,避免使用肝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