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 ,男,4岁11个月,2011年3月6日初诊。患儿家长代诉,已有癫痫病史3年,每天发作约3~5次,发病时突然昏仆,四肢抖动,肢体强直,口吐涎沫,息粗痰鸣,目睛上视,牙关紧闭,面色青紫,每次发作2~3分钟自行缓解,昏睡10~20分钟后渐醒如常人,醒后感疲乏无力。患儿平素性情急躁,食纳尚可,大便干结,2~3天1行,一直服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每次8毫升,每日 2次,苯巴比妥60毫克,晚上睡前顿服维持,发作仍较频繁,舌质偏红发暗,苔黄腻,脉数。 查体: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EEG:小儿异常脑电图,各导可见棘慢波、尖慢波发放,睡眠中可见睡眠9-11Hz睡眠纺锤波。头颅CT、MRI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痫病,发作期属于风痰闭阻,热扰心神。 治则:清热豁痰,息风开窍,佐以活血重镇安神。 治法:1.方用定痫丸加减。胆南星6克,竹沥10毫升(兑入),煅礞石15克(先煎),清半夏8克,茯苓12克,陈皮6克,枳实 6克,海浮石10克(先煎),浙贝母10克,郁金12克,石菖蒲10克,全蝎 6克,白僵蚕6克,蜈蚣1条,天麻10克,生龙齿15克(先煎),炒栀子6克,川芎10克,焦神曲15克,甘 草10克,14剂,水煎200毫升,每日1剂,分早中晚温服。 2.佩戴式电子经穴仪治疗, 每日3次,每次60分钟。 3.嘱西药用量暂不变,按时服用。 4.节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忌食巧克力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风寒,畅情志。 二诊:患儿于2011年3月9日、11日各发作1次,发作形式同前,但发作持续时间及症状较前减轻,治疗有效,食纳尚可,大便仍偏干,舌质淡红,苔稍黄腻,脉数。继用上方加大黄6克,柴胡10克,青葙子10克,水蛭6克,以增强清肝泻火、活血化痰的功效,14剂,每日1剂。 三诊:患儿半月未发抽搐,精神可,情绪较前明显好转,大便1日1行,夜休可,食纳明显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滑。停汤剂后,改用上方去生龙齿、大黄、礞石、浮海石,加党参、当归、白芍各15克,制丸剂, 每次3克,每日2次,连服6个月,以活血化痰,调和肝脾。 四诊:近半年未发癫痫,暂试停西药,继服上丸药3个月亦未发癫痫,后改为每日2克, 每日1次,连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五诊:从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患儿已1年未发癫痫,随后逐渐停药,后随访2年半,未再发作,现已上学,复查脑电图大致正常。 按:该患儿所发癫痫,早期由素体脾虚夹痰,积痰内伏,加之肝经郁热,肝阳化风,挟痰火上扰心神, 清窍被蒙,而发为痫。证属风痰闭阻,热扰心神。患儿发作频繁,且病情持续日久,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治疗宜中西医结合,用西药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清热豁痰、息风开窍之法,以定痫丸加减。 其中胆南星清火化痰,息风定痫,《药品化义》谓其“治一切中风、风痫、惊风”。竹沥甘寒滑利,能清热化痰,镇惊利窍,《本草备要》言其“治痰迷大热,风痉癫狂。”两药共为主药。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利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浙贝母清热化痰,枳实下气(配胆南星、石菖蒲、二陈类为涤痰汤),天麻、僵蚕、全蝎、蜈蚣息风通络,平肝止痉共为辅药。石菖蒲开窍化痰为佐药。加青礞石坠痰下气,攻逐陈积伏匿之老痰;海浮石咸寒,体虚轻浮,既可治痰火凝结,又善治老痰胶结积块;郁金、川芎活血行气,解郁清心,配竹沥、栀子、石菖蒲清火化痰开窍;生龙齿镇心安神,诸药共奏化痰息风,清心安神之效。 痰久必致瘀,瘀生痰更积,故治疗应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故二诊加用水蛭、大黄以清热破血,使痰浊瘀热从下而出,以清心开窍。待痰热之象逐渐消除,癫痫发作基本控制,此时宜调肝和脾、化痰活血从本治之,故加党参、白芍、当归以柔肝和脾。 使用电子经穴治疗仪,通过对颈部迷走神经的刺激,结合中医经络理论,生物电磁力学等“三效合一”的医学原理,达到控制癫痫发作、减少药量;减毒增效、改善智力;激活生物酶、调节神经元兴奋作用。中医经络气血理论认为,人体气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布散于身体各处(包括脑)。颈项部是人体中枢与躯体联系的枢纽部位,颈项部相关穴位位于中枢和躯体的关键点位,有内调脏腑、外濡腠理的作用,《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于其盖,下在风府。”督脉入属于脑,...贯心,所以督脉及其相关穴位与人体气血亦有密切关系,《难经·二十九难》说:“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所以在颈项部及督脉相关穴位施治,可以实现调神通络、抗痫止痉的作用。电子经穴治疗仪正是通过对位于迷走神经区域的人迎穴、天窗穴,督脉的大椎穴、身柱穴的刺激,疏经通络,行气活血,调整阴阳,以达到抗痫止痉的作用。 总之在癫痫的治疗中,发作期以祛邪治标为主,采用化痰息风、镇惊安神、活血等方法,缓解期以调肝理脾为主,使气机调畅,痰瘀无生成之源,以达到控制癫痫发作之目的。
综合疗法治癫痫
浏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