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如何认识血液 人体之气的是如何生成的

浏览 8

中医学如何认识血液? 中医认为血液是在心气推动下循环于脉道之中以营养周身的红色液体,是维持人体的重要物质。它的生成是以饮食为原料,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过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内经》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总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和精髓为主要物质基础,在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根于肾,有规律地循行脉管之中,在脉内营运不息,内注五脏六腑,外滋四肢百骸,充分发挥灌溉全身的生理效应。 人体之气的是如何生成的? 气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内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气一元论学说,并将其应用到医学中来,逐渐形成了中医学的气学理论。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源于先天之精气和后天摄取的水谷精气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生理活动作用而生成。血、津液和精等均是由气所化生的。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营养、气化等功能,虽然不尽相同,但密不可分,在生命活动中相互促进,协调配合,共同维系着人的生命过程。人体之气的充足与否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其中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尤为密切相关。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为何中医大夫看病要看舌象? 医生通过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情况。正常舌象是指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将舌尖翘起,舌底隐隐可见两条的青紫色脉络,脉络不粗,无分枝、无瘀点。气血两亏时常见舌色淡白;气虚时可见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阴虚时可见舌红或红绛少津,少苔或无苔;胃之气阴两伤可见舌苔花剥;瘀血内阻时可见舌质青紫或黯,舌体有瘀斑、瘀点,舌底络脉青紫且粗张;湿热内蕴时常见舌苔黄厚腻;食积时可见厚苔、腐苔;寒凝时可见舌紫,苔白;痰湿时可见舌体胖大,舌边齿痕,舌苔白腻。 您会自己观察舌苔吗? 舌苔,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舌苔的望诊包括望苔色、望苔质两部分。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温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因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什么是中药处方的君臣佐使? 方剂的基本结构简称君、臣、佐、使。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化疗期有哪些饮食禁忌? 化疗期间患者要忌刺激性、辛辣、过热及粗糙等食物;不吃含骨刺的食物;水果宜去皮;少吃凉拌等未煮熟的食物以防止感染。用药期间多饮水,多排尿以减轻毒副反应;注意调节饮食色、香、味以增进食欲。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 你有没有过劳?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①劳力过度,又称“形劳”。较长时间的过度用力,劳伤形体,或者是病后体虚,勉强劳作而致病情加重。过度劳力易耗气,损伤内脏的精气。②劳神过度,又称“心劳”。长期用脑过度,思虑劳神,由于心藏神,脾主思,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故用神过度,长思久虑,则易耗伤心血,损伤脾气,以致心神失养、脾失健运。③房劳过度,又称“肾劳”。房事太过,或手淫恶习,或妇女早孕多育等,耗伤肾精、肾气。肾主骨生髓,房劳过度会加重髓海空虚。过劳可导致脏腑暗耗、生命透支,属养生大忌。 血细胞是在哪制造的? 在胎儿的胚胎早期,血细胞是由胚胎的卵黄囊生成的,在卵黄囊中分化来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大量迁移到肝、脾、骨髓和淋巴结等处建立造血中心。于第6周时出现胎肝造血,开始了第二代造血,卵黄囊则在第7~8周时开始退化并终止。随着胚胎不断发育,骨髓的造血活性逐渐升高并取代胎肝成为主要造血器官,即开始了第三代造血。肝、脾造血功能逐步减退,骨髓造血功能迅速增加,成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生成器官,同时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骨髓是最终的造血部位,延续到出生后并至生命结束。出生后,骨髓成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血细胞主要由骨髓制造。肝脏造血功能已停止,但脾脏仍是终身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胸腺和淋巴结也开始造血活动。 干细胞移植为什么需要住层流病房?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部分遗传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其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摧毁其免疫和造血功能,然后将正常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移植到患者体内,从而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在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之前,患者处于严重免疫缺乏状态,极易并发严重感染,是移植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对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必须入住无菌层流病房,为其创造一个高度洁净的无菌环境,实施全环境的保护性隔离,以避免或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贫血? 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海平面地区,成年男子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g/L,6个月至6岁儿童<110g/L,6岁至14岁儿童<120g/L,即是贫血。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另外,在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易误诊。 出现哪些症状应警惕患有贫血? 贫血症状的有无或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贫血发生的速度、循环血量有无改变、病人的年龄以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贫血发生缓慢,机体能逐渐适应,即使贫血较重,尚可维持生理功能;反之,如短期内发生贫血,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可出现明显症状。年老体弱或心、肺功能减退者,症状较明显。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常见活动后心悸、气短。严重贫血患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头晕、头痛、目眩、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常见的症状。肢体麻木、感觉障碍、舌乳突萎缩常见于营养性贫血。

为什么幼儿、孕妇、老人容易患贫血? 幼儿贫血的原因:①生理性贫血。②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膳食搭配的不合理,饮食中补铁不足、叶酸、维生素B12缺乏。③遗传病,范可尼贫血、肝豆状核变性等。孕妇贫血的原因:①缺铁性贫血:孕妇对铁的总需求为增加,由于孕妇常因妊娠反应而食纳不佳、胃酸减少和孕吐,影响铁的摄入与吸收,故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②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所致巨幼细胞贫血:妊娠时需要量可增加5至10倍,孕妇肠道对叶酸的吸收低于正常人,尤其在妊娠晚期,孕妇的叶酸不足,引起巨幼细胞贫血。③妊娠后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较少见。老人发生贫血有多方面因索:①生理性造血功能低下: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脂肪性骨髓的比例相应增多;②营养性因素:限制饮食的摄入量造成贫血;③继发性贫血:主要病因有恶性肿瘤、肝脏疾患、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感染及内分泌异常等。 为什么有的人吃蚕豆会尿血? 有的人进食新鲜蚕豆后出现血尿,俗称蚕豆病,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临床类型之一,我国以湖、广、云、贵、川为多。临床表现为进食新鲜蚕豆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可于进食蚕豆后1~2h内起病,也可于1~2天后发病,少数患者亦可在1~2周后方有明显临床表现。发病时具有典型的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由正常水平迅速下降到30~40g/L,贫血症状严重,伴有血红蛋白尿,重症影响神经系统,心、肺及肝肾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时,抗氧化损伤物质含量减少,因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膜易于发生氧化性损伤。蚕豆浸出液中含有蚕豆嘧啶核苷、蚕豆嘧啶等类似氧化剂物质,动物实验证实这些物质可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红细胞的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所以如果人体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会导致溶血,出现尿血及贫血。此类患者服用具有氧化性的药物后也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例如抗疟药(奎宁)、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等)、维生素K、抗生素呋喃妥因及磺胺等。 急性白血病患者为何需要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药物 由于在血管和脑脊膜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组织屏障即血-脑屏障,使大多数经血管内给予的全身性化疗药物,不能在脑脊液中达到足够的药物浓度,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及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行腰椎穿刺进行脑脊液检查,是为了明确患者有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因此,对于无明显“脑白”表现的患者,仍需要常规预防性的给予鞘内注射化疗。对于明确合并“脑白”者,更应定期腰穿,鞘内注射化疗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