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于用量”,此话不无道理。
盖其一,从单味药言,量变超出一定限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故剂量不同,功效有别。如附子小量可温补脾肾,中量能祛寒止痛,大量则回阳救逆;红花小量可生血,中量能活血,大量则破血;大黄小量可健胃,中量清湿热,大量则泻下;黄芪小量无利尿效应,中量能显著利尿,大量则反使尿量减少;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压、大量反使血压下降等等。处方遣药,切莫一概认为量大则功胜,而盲目追求大剂应用,要因病、因人、因药制宜,力求做到既对症,又适中,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二,从组方配伍言,一方中药有主次,各药间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故临证施治除,依法准确选择方药外,还要恰当处理好药物之间的量的关系。须知,适应不同病证的不同方剂,其主药间或主次药间各具一定的相对有效的剂量比例,倘此比例失调,势必导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变。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等量,才能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若倍用桂枝,则变为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若倍用白芍,就成了解表和里的桂枝加芍药汤。再如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用量应是三比二;枳术丸中的白术与枳实的用量应是二比一;白虎汤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于知母;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用量宜五倍于当归;麦门汤中的半夏用量应为麦冬的六分之一左右;一贯煎中的川楝子用量应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不明这些行之有效的不传之秘(当然也可酌情调整或探索更佳比例),动辄药量相平,主次不分,甚或比例颠倒,喧宾夺主,虽方与证合,其效难求。
吾随王文鼎老师临证,曾见一患者,女,40岁。因感冒后反复咳嗽,酿成哮喘已三月,半月来加剧,经用抗生素及激素无效,又服定喘汤与小青龙汤亦不应。王老诊后,确认寒饮,予麻黄根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制半夏12克、炮姜、五味子、细辛、甘草各6克。药进两剂,喘息得平。或问,前已投小青龙汤,并不见功,何故王老用之顿效?关键就在用量上。王老曰:“用小青龙要掌握仲景治痰食咳嗽的姜、辛、味三个要药,此三药一般当等量用之,注意调节升降开合的适宜。方中麻黄的运用亦有分寸,初期表实用麻黄,次用麻黄绒,后期喘而汗出用麻黄根30克。至于桂枝与白芍用量,初期宜等量,病久渐虚,须白芍倍桂枝,仿建中意在收敛。”王老对经方之研究,堪称至为精细,因而深得仲景用量之奥秘,故临证运用自由。
本文摘自《天津中医》1987年02期,作者/蒋厚文,编辑/张伟雄,校对/阿珓、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