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乳腺癌偏方

浏览 8

  .中国中医治疗

  中医对乳腺癌的治疗,历来重视情志方面的调摄,补虚为主,主张“清心涤虑,静养调理”。近代医家在大量的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确定了较为稳定的证候模式,提出了辨证的标准及相应的治则与主方。

  (1)药物治疗

  )肝郁痰凝证。

  主证: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或伴经前期乳房作胀或少腹作胀,乳房部肿块皮色不变。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柴胡3~9g,当归9g,白芍9g,白术4.5~9g,茯苓9g,甘草3g,薄荷3g,煨生姜3片(以上为汤剂)。

  分析:本方由四逆散加减而成。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疏肝解郁,配伍少许薄荷以增强其疏散条达的功效;茯苓、白术、生姜、甘草健脾和胃。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之功。本方治疗乳腺癌肝郁痰凝证宜加入化痰散结的全瓜蒌、夏枯草、山慈姑等。

  )冲任失调证。

  主证:经事紊乱,经前期乳房胀痛,或婚后从未生育,或多次流产史。舌质淡、苔薄、脉弦低。

  治法:调摄冲任、理气化痰。

  方药:二仙汤(《方剂学》)合逍遥散(《和剂局方》)。仙茅6~15g,仙灵脾9~15g,当归9g,巴戟天9g,黄柏4.5~9g,知母4.5~9g,柴胡3~9g,白芍9g,白术4.5~9g,茯苓9g,甘草3g,薄荷3g,生姜3片。

  乳房结块加全瓜蒌、夏枯草、山慈姑,气血虚衰加熟地、鸡血藤、党参、黄芪。

  分析:二仙汤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经验方,其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方名“二仙”是以仙茅、仙灵脾二味为主药,配伍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以黄柏、知母泻火而滋养肾阴;并以当归的温润养血而调理冲任;全方有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的功效。再配以道遥散疏肝解郁,适合于乳腺癌肝郁气滞而有冲任失调药服用。

  )正虚毒炽证。

  主证:肿块扩大,溃后愈坚,渗流血水,不痛或剧痛,精神萎靡,面色喑或苍白,饮食少进,心悸失眠。舌紫或有瘀斑、苔黄、脉弱无力。

  治法:调补气血,解毒化痰。

  方药:香贝养荣汤(《医宗金鉴》)。白术(土炒)18g,人参9g,茯苓9g,陈皮9g,熟地9g,川芎9g,当归9g,贝母(去心)9g,香附(酒炒)9g,白芍(酒炒)9g,桔梗4.5g,甘草4.5g。

  疼痛剧烈加乳香、没药、徐长卿、延胡;出血不止加阿胶、地榆炭、生蒲黄、莲房炭,冲任失调加仙灵脾、菟丝子、苁蓉,心烦不寐加柏子仁、远志、枣仁。

  分析:香贝养荣汤是在八珍汤的基础上加药组方而成。八珍汤补益气血;贝母、桔梗化痰散结解毒;香附、陈皮理气止痛。本方侧重调补气血以“养荣”,结合化瘀散结之品,共奏调补气血,解毒化痰之功。

  (2)针灸治疗

  )毫针疗法。

  ①正虚毒炽证。

  主穴:肩井GB21、膺窗ST16、乳根ST18、膻中RN17、上脘RN13、大椎DU14、心俞BL15、脾俞BL20、肺俞BL13、膈俞BL17、肩贞SI9、少泽SI1、三阴交SP6、消块(两手下垂,位于前缝的尖端)。

  配穴:肩外俞SI14、秉风SI12、附分BL41、魄户BL42、神堂BL44、胆俞BL19、意舍BL49。

  ②术后针刺治疗。

  主穴:大椎DU14、足三里ST36、身柱DU12、三阴交SP6。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心俞BL15、居髎GB29、复溜KL7、疼痛加肝俞BL18。

  方法:凡有舌红脉数等热象者选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凡见舌淡脉细等虚象者选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另外,根据肿瘤特性选用博来霉素、氟尿嘧啶,噻替哌,普卡霉素。中药注射液每次2~4ml,与上述化疗药物的一种(一支),经充分混合后,分别注于2~4个穴位,隔天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有效者可反复或连续使用,如因白细胞下降或其他原因等不适宜用化疗药物者,则单独用中药注射液作穴位注射。

  注意事项:化疗药物通过穴位注射后,反应较常规给药为轻,骨髓抑制现象的出现也较慢,但仍可见到白细胞下降现象,故应定期检验血象;个别病人穴位注射后有疼痛反应。
(责任编辑:田文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