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酒
药物组成:鹿血250克白酒800克功效主治
补虚,理血,祛寒,止痛。
适用于肚腹冷痛,肾虚阳痿,妇女虚寒引起的带下症。
配制工艺
1.将鹿血(新鲜)倒入净器中,再倒入白酒搅匀。
2.经一昼夜后用细纱布过滤一遍,收入净瓶中。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温饮10~25毫升,勿醉。
方义解说
鹿血酒来源于《本草新编》、《华陀神方》。
方中鹿血甘温,善补虚,理血,散寒、止痛。制成酒剂,效力益佳。
应用经验
民间习惯用鹿心血配制药酒,认为心脏里的血液质量最佳。其实这种说法没有道理,只要鹿无病,血液新鲜即可。若偏于治疗阳萎,恐药力较薄弱,可酌加巴载天、仙灵脾各18克。另外,用鹿血酒治疗老人心悸、失眠、腰痛有一定疗效。
阴虚火旺及痰热者慎用。
案例简介
一妇女,36岁,已婚,患虚寒带下症。因不善服药,便让其按鹿血酒方配制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温饮10毫升。酒未尽,症状渐消。
鹿血酒
·功效:大补虚损,益精血。据临床观察,用之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等,症状和血象均有改善。
配方:鹿颈静脉内之鹿血。
制法:从鹿颈静脉内取血放入白酒中,制成30%的鹿血酒。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
鹿血酒
鹿血酒在《本草新编》中有记载,由鹿血加白酒浸制而成。具有补虚弱、理血脉、散寒邪、止疼痛的功效。
(配方〕鹿血100克白酒500毫升(制法〕
1.取新鲜鹿血(或风干品)置酒坛内,加入白酒,搅匀,静置1天。
2.取上清液饮用。
[适应症〕本品用于阳虚怕冷、腹痛、肾虚阳萎、虚寒带下、崩漏等症。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液病,如:20-30%的鹿血酒,日服3次,每次10毫升,对血小板减少,改善血象有较好的效果。
[用法]酌量温饮。(50℃)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或素有痰热者慎服。
鹿血酒
(来源]《华佗神方》
(组成〕生鹿血、酒各适量。〔功效〕益气补血,强筋壮骨。
(应用〕适用于精血不足、气虚、鼻衄、肺痿、吐血、腰痛、阳萎、妇人崩中带下、跌打损伤等。
(制法〕将生鹿血和酒混合。
(服法]不拘量,不拘时,随时可饮,勿醉。
(按语〕鹿血甘温,补虚,理血,散寒,止痛。制成酒剂,效力益佳。阴虚火旺及痰热患者慎用。
鹿血酒
主要药物:鹿血100克,白酒500毫升。
炮制方法:将鹿血放进干净容器,加酒密封浸泡1天即成。
功效作用:补虚弱,理血脉,散寒邪,止疼痛。
适应病症:适用于肾虚阳痿,带下崩漏,畏寒腹痛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每次饮服10毫升。
使用禁忌:凡阴虚火旺或素有痰热者忌服。
药物注释:鹿血,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血液。归心、肺、肾经。具有补肾壮阳,镇静安神,强身健体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阳痿早泄,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血细胞减少等症。
红花鹿血酒
【组成】鹿血100克,红花20克,优质低度白酒500毫升。
【用法】先将鹿血置于磨口大容量瓶中,静置片刻,加入洗净、烘干的红花,缓缓加入白酒,加盖,密封,静置7日后即可开始饮用。取上清液,每日1次,每次1小盅(约15毫升),临睡前服用。
【功效】对气滞血淤型退行性关节炎尤为适宜。
【概述】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mppon Temminck 或马鹿C.elaphusL.的血。性热,味甘、咸。具有补虚和血,消肿功效。
【药理作用】
1.抗氧化。鹿血清给大鼠灌服(1ml/天),连续4周,可降低大鼠血清中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同时能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示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2.抗衰老,降血脂。体外培养人胚肺二倍体纤维细胞试验证明,鹿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有抗老化作用,能增强人胚肺二倍体纤维细胞的活力,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及更新,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延缓细胞的衰老进程。另有报道,壮龄剂(主要成分为梅花鹿血清)可降低大鼠肝、肾、心肌等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对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高密度脂蛋白有升高作用,能抑制肾上腺皮质、脊神经节细胞中脂褐素的形成,抑制肝、肾上腺皮质、脑垂体远侧部细胞内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老龄变化,说明鹿血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清朝第九代皇帝咸丰,自幼体弱多病,素有咯血的痼疾。幸得御医指点迷津,说鹿血可治此病,于是在宫中养鹿100多头,随用随取,极为便利。因此,鹿血成了他须臾不可离开的救命良药。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又怕又惊,偕慈禧、肃顺等一班人马,连夜逃离京城,赶到承德避祸。虽国难当头,但咸丰依旧终日纵情于声色之中,以致咯血突发,好似泉涌。当下,咸丰令立取鹿血急救。岂料身边无鹿,且鹿血在仓促之中也难以立即得到。不久,他便气绝身亡,时年仅31岁。
鹿血,为鹿科动物梅花或马鹿的血。鹿因体态健美,通达人性,能辨别牧草之良葵,故有仙兽之美誉。野生者常栖于高山、森林、草原,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都有它们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