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味药的作用与功能、应用_​辛味药主入什么?

浏览 7

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淡、涩等中药之味,其中前五种为主要药味,所以传统称为“五味”。药味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即通过味觉器官而能感受到的真实味道。第二,代表药物作用的标志。中药“药味”是用以总结、归纳中药功能,并推演出临床应用的一种标志,并不一定确有其真实滋味。后者在中医药理论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例如,有解表功效的中药被认为有辛味,有补益功效的中药则被认为具有甘味。因此,部分药物的味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合,如酸味药包括了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药,呈酸性的物质为有机酸等,而呈碱性的物质主要是鞣质。将含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药同归于“酸味药”,其根本原因是酸味药和涩味药的功能一致,即“酸敛收涩”。可见中药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药物作用在补、泄、散、敛等方面的特征,是中药味道与功效的概括和总结。

辛味药主入肝、脾、肺经。主要分布于芳香化湿药、开窍药、温里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及理气药中。

【辛味药的药效相关物质】

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所含挥发油是其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如常用的芳香化湿药均为辛味药,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含有芳香性挥发油。如厚朴、广藿香、苍术、佩兰、砂仁含挥发油分别为1%、1.5%、1%~9%、1.5%~2%和1.7%3%;白豆蔻、草豆蔻和草果也含挥发油。常用的开窍药均为辛味药,除蟾蜍外也主要含有挥发油。从各元素的均值来看,辛味药的锌含量显著低于咸味药,钙含量显著低于苦味药。因此,低锌、低钙可能是辛味药潜在的元素谱征。

【辛味药的功能应用】

辛味药能散、能行,主要用于解表、化湿、祛风湿、理气、活血、开窍等。主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或风湿表证等表证和气滞证、气滞痰阻证、气滞水停证或气机闭阻、心窍不开、神志昏迷等。

【辛味药的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药理作用相关。如理气药大多味辛,主要通过挥发油对胃肠运动具兴奋或抑制作用而产生理气和胃的功效,如青皮、厚朴、木香、砂仁等抑制胃肠道平滑肌,降低肠管紧张性,缓解痉挛而止痛;枳实、大腹皮、乌药、佛手等则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紧张性提高,胃肠蠕动增强而排出肠胃积气;有的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吸收机能,制止肠内异常发酵,具有芳香健胃祛风作用,如藿香、白豆蔻、陈皮等。解表药中辛味药占88.9%,大多含芳香刺激性的挥发性成分,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扩张皮肤血管,促进微循环以及兴奋汗腺使汗液分泌增加,从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麻黄、藁本、柴胡的挥发油成分还具有抗病毒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