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医案

浏览 7

就症状而言,仅有“烦躁”二字。但医学家由此而体悟出所治疗的症状包括神志痴呆、表情淡漠、烦躁、失眠、汗出、苦笑无常,甚则发狂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神志异常呢?从《伤寒论》原文来看,是由于医者误用下法,伤其元气,又复用“烧针”,使已经损伤的元气为火邪(烧针)所迫。从现代治疗学来说,可能是误用苦寒清热药引起泻下,又用温灸法想纠正因误治而引起的里寒,这样一寒一热,使得心经的阳气不能内守,所以会出现神志一类的症状。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组成是:桂枝一两(6克),炙甘草二两(12克),牡蛎二两(12克),龙骨二两(12克)。加减法为:失眠严重,加酸枣仁30克,柏子仁15克;心悸出汗,加五味子6克,山萸肉10克,浮小麦30克;烦躁甚,加焦栀子5克,莲子心3克;大便干结,加生大黄10克(后下),生地黄15克。

这张方子的功效为扶助心阳、镇潜安神。方取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龙骨、牡蛎以安烦乱之神。有人认为桂枝与甘草是补充心气的,龙骨与牡蛎是镇静安神的,或者说前者扶正,后者祛邪。药虽四味,但功效明显,这就是经方的特点:“方小而力大”。刘渡舟先生曾治疗一例具有代表性的桂枝龙骨牡蛎汤证,刘老一位年轻朋友,有一天突然心悸、心慌,而且因为心慌而坐卧不安。刘老摸他的脉弦缓无力,舌淡少华,判断他为夜作耗神,心阳虚衰而神不守舍,给予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9克,炙甘草9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服用3剂就好了。

凡符合心阳外越,神不守舍所致之病症,均可考虑用此方治疗。试看我所治疗的一例,以资说明。

安某,女,32岁,职员,于1981年10月就诊。

半月前下班较晚,待骑车行至城郊时,突然被人从后摔倒,欲行不轨,后被人救下,送回家中。自此心悸、怔忡,睡眠不安,夜梦不断,总有恐惧之感。休息1周后症状如故,后到医院诊治,心电图检查:心率87次/分,窦性心律失常。

心肺听诊:无异常。给予普萘洛尔(心得安)、谷维素及天王补心丹等治疗,效果不显,遂到我院就诊。刻诊:慢性病容,精神不振,叙述病情不连贯,语音低微,时手汗出,舌质淡黯,薄白苔,脉象弦细。从病因和症状分析,为心阳虚馁,神不守舍。治宜温阳宁心、收敛神气。方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方药:桂枝10克,生龙骨20克,生牡蛎20克,炙甘草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二诊:服药3剂,夜眠渐安,恐惧感明显减退,表情有所振作,上方加酸枣仁30克。三诊:继服5剂,心悸、怔忡近无,心电图检查:心率76次/分,窦性心律。继服5剂,巩固疗效。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仅四味药,但却是使用率比较高的经方之一。《伤寒论》原文所述甚简,唯突出“烦躁”一症,但根据临床观察,应用范围还包括心悸易惊、失眠、汗出不止、气短乏力、遗精、精神恍惚等。我还用于小儿夜惊、不时眨眼、时发抽搐等儿科杂症。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凡心阳不振、心气不敛、心神不守的病证,如心悸、怔忡、健忘梦多及眼肌痉挛等,均可以本方为主要方剂加减治之。本例因惊恐而心阳涣散、神不守舍,故取桂枝、甘草扶心阳,龙骨、牡蛎敛心神;因手心汗出,故加麦冬、五味子滋养心阴,以补充失散之阴津,亦有利于收敛心神。依据原方用量,桂枝应小于其他三味,这是因为桂枝辛温,为动性药,以鼓舞心阳为务,而其他三味为静性药,以镇静心神为主。若桂枝量大,会使心神外越,不利于发挥其他三味药的安神作用,导致心悸、怔忡加剧,这是经方在用量方面的真谛,切不可忽视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