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理中汤加减,中药方剂,用于健脾温肾,化瘀行水。主治脾肾阳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
方剂名:桂附理中汤加减
方剂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3克(分冲),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地胆草15克。
方剂方解:脾肾阳虚,血淤气滞,水湿内停。健脾温肾,化淤行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桂附理中汤-《产科发蒙》卷二
【处方】人参9克,炒白术9克,炒干姜9克,肉桂9克,制附子9克,炙甘草4.5克。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温中祛寒。主脾胃寒湿。妊娠腹泻 。
【用法用量】 上为散,每服21克,水煎,去滓,温服。
桂附理中汤-《证治宝鉴》卷五
【处方】 理中汤加桂、附。
【功能主治】 肾虚呃逆。妊娠痢疾。
【用法用量】 《产科发蒙》本方用法:每服七钱以水四合,煮取二合,去滓温服。
桂附理中汤-《喉科种福》卷五
【处方】 苏党参8钱,白术5钱,附片6钱,干姜3钱,油桂1钱半(去粗皮,研,炮)。
【功能主治】 中寒白喉,无恶寒发热,喉内起白皮,随落随长。
临床应用
运用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本资料共8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儿,其中门诊病儿64例,住院病儿16例。男60例,女20例,年龄<6月19例,6个月~1岁43例,1岁~2岁13例,2岁~3岁5例,平均年龄10.3个月。病程1天30例,2天36例,3天14例,平均病程118天。伴有呕吐44例,发热37.5℃~38.4℃27例,手足欠温,面色发白47例,有伤食史26例,腹泻次数≤5次/日12例,6~8次/日38例,>8次/日30例;轻度脱水26例,轻~中度脱水40例,中度脱水12例,重度脱水2例。
病例选择标准
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1]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选择年龄在3周岁以下,发病时间在3天以内,腹泻次数≥4次,未治疗或未经正规治疗的患儿作为本观察对象。
治疗方法
桂附理中汤加减治疗。
基本方:红参、附片各5~10g,肉桂3~5g,茯苓10~15g,甘草3g。加减:有伤食史伴呕吐,可加益黄散(《幼科发挥》青皮、陈皮、丁香、诃子、炙甘);矢气遗屎,属中阳下陷加升麻、葛根;腹胀加小茴香,防风;大便白淡,四肢不温,重用附片,加炮姜;发热伴舌苔白黄厚腻,加荷叶,姜汁炒黄连。用法:上方剂量可随年龄大小增减,每日1剂,水煎取汁少量频服。全部不用抗生素、止泻剂治疗。有脱水者根据脱水程度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治疗结果
80例中显效6例(82.5%),效12例(15%),无效2例(2.5%),总有效率为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