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中药出口重在提高产品质量

浏览 7

在内忧外患中,中国传统医药开始面临现代产业化的严峻挑战,“强身健体”迫在眉睫。专家认为,中医药企业的现代化之路关键是提高科技含量。一是要注重临床疗效;二是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其能够稳定生产;三是中草药应具有安全性,明确其毒副反应,减少药材中重金属、农药的含量。

中药出口含金量低

从中药行业协会了解到,国际中药市场的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左右。其中,日本占到80%,韩国占到10%,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占到7%,我国仅仅占到5%左右,约为5.8亿美元。在极为有限的出口额中,绝大多数还是原料初级品,中成药仅占1.26亿美元,且多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口。这与我国中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中药材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1999年全球植物药的销售额为194亿美元,其中欧洲、北美、亚洲等三大主要市场所占比例分别为34.5%、21%、26%。在欧盟各国中,以德、法两国为主要消费国,它们占欧盟市场的份额分别为47%和27%。由此可见,植物药在欧盟的使用非常普遍,市场也十分成熟。

与此相比,我国植物药出口欧盟的数量并不多。

“强体”关键是“练内功”

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认为,我国是一个中药资源大国,有近5000家中药企业,但在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各种品质的“洋中药”竟然占领了五分之一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反而开始吃“洋中药”,这说明我国中医药企业的现代化迫在眉睫。

“传统的中医药是我们的宝库,但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基础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刘耕陶称,中医药企业的现代化之路关键是提高科技含量。一是要注重临床疗效;二是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其能够稳定生产;三是中草药应具有安全性,明确其毒副反应,减少药材中重金属、农药的含量,以免其对肝脏、肾脏、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造成中药出口受挫的原因一部分也来自于国内大多数中药企业自身的问题。刘耕陶表示,许多中药生产厂家至今尚未通过欧盟GMP审查,其药品未能在欧洲成功注册,不具有合法身份,因此目前中国的中药制成品只能以食品和医药原料的名义进入欧盟市场。由于中药的成分比例复杂,中国中药企业一般很难提交精确科学的药检报告,从而难以证明中药质量符合欧盟的药典标准。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表示,中国中药生产厂家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尽快通过欧盟GMP机构对药厂的审查,获取欧盟药品市场的“通行证”,在中药生产中应摒弃一些不被西方人接受的毒性成分、矿物成分和濒危物种,以适应国际观念。中国中药界还应加强各种类型中药研究机构的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构建产业链,打造企业联盟,向处方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迈进。如此,才有可能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收复出口“失地”。

(责任编辑:zxwq)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