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怀孕后的睡眠状况往往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即在怀孕最初的2~3个月中表现为睡眠增多,孕妇常处于瞌睡状态之下;但到了4~5个月后则可能出现失眠状态,由“睡不醒”转为“睡不着”,常常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睡不踏实,易被惊醒或早醒。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这一周期性变化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怀孕后内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针对孕期睡眠周期的变化特点,一旦在怀孕中期出现经常性失眠,不要急于用药,关键是要对此有所认识,积极加强生活方式的调理。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按时就寝与就餐,保持乐观情绪,做到身心放松。其次是保持卧室内的温湿度适中,防止过冷或过热,同时卧室要保持安静、光线柔和、环境舒适。此外,可采取一些有利于睡眠的措施,如睡前用温热水泡脚,按摩脚心,睡眠姿态以侧卧位、双腿微曲为佳等,以利于入睡并睡得安稳。
一般情况下发生失眠,若经自我调理失败可考虑服用安眠药帮助入睡,但孕期必须谨慎使用安眠药,这是因为大多数具有镇静、抗焦虑和催眠作用的药物对胎儿或新生儿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巴比妥、苯巴比妥等镇静药物可使新生儿发生低凝血酶原血症及出血,氟安定、硝基安定、氟硝安定和三唑仑等抗焦虑药有致胎儿畸形的危险,这些药物均不适合孕期使用。孕期可供选择的安眠药物是安定片,此药对胎儿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相对较高,另外,还可选用中药枣仁安神颗粒。但即使是服用安定片催眠,仍要注意短期应用,不可连续应用超过一周。
总之,孕期出现失眠时,最好是通过生活方式调理来达到催眠目的,安眠药能不用则不用,必须用时要做到有选择,合理用药,以防安眠药对胎儿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