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瑞先生讳斌(1888–1948),回族,住邢台南关羊市水台(坑),人称“太极李”。他于1928年同拳友王彭年、郝中天、郑月南、陈兰亭等人组建“邢台国术研究社”(其前身为少林会),授拳场地先在羊市水坑北龙王庙前的广场上,后来迁至龙王庙东侧仁义巷李家大院邢台会宁李家商号的库房。
学员发展到七十余人(因老师多系回族,故学员也以回族较多)。研究社虽是业余性质的民间组织,但在武德教育、课程安排、教学考核上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邢台国术研究社到1937年10月日寇侵占邢台后才被迫停办。从其前身少林会计算,历时十三载。以李圣瑞先生为首的教师们则品端艺精,毫无门户宗派之见,各尽所能,教授有方,因此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为日后开拓武术,弘扬武派太极拳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彭年,字延久(1880–1955),回族,住邢台南关七道弯。他有一定文化,爱读武侠小说,善交际,各地太极拳友来邢多由他出面牵头接待,因此对各派太极拳创始发展的情况知之较详。他和先父的私交甚好,我拜李圣端先生为师学习太极拳还是他引荐的。
王彭年教的徒弟不多,除次子王宗贵外,只有刘玉祥、赵玉林等人。他有一手抄本《太极拳谱》,现存其子王宗贵处。
李宝玉(1889-1960年),名景清,字香远。邢台会宁村人。父李德恒,中医。李宝玉先生初随任县刘瀛洲镖师习三皇炮捶,后拜郝为真为师改习武派太极拳。因李先生1923年击败过驻军师长胡景翼,后又南下苏州、南京等地教拳,因而名气很大,邢台民间留传有不少他的轶事,难免有附会和过誉之处。
为了真实地介绍这位武派太极名家,我曾先后访问过多人,如光步孔(李先生在邢台的大弟子),吴兆基(李先生在苏州的学生)以及贾耕耘、贾汉卿、李剑方等拳友,并写有《胡景翼将军的一段往事》(1985年5月4日《体育报》)、《太极圣手李香远》(1994年《武魂》第12期)等文,对李先生的经历做过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述说了。
李宝玉先生在山西教拳多年,目前仅发现昔阳县赵壮乡赵壮村和南横村以及昔阳县城内尚有不少人练武派太极拳。1995年该县拳师乔显峰曾和我通信,其师兄胡天俊先生还来北京看望过我,述说他们的老师是乔洪庆、师祖李万全。李万全的武派太极拳受教于李宝玉先生。
李宝玉先生的三皇炮捶师兄刘东汉(?-1950),任县大北张村人。自幼习家传炮捶,后随杨兆林习杨式太极拳,又拜郝为真为师习武派太极拳。久在山西太原绛州等地教拳,所教拳式融杨、武为一体,别具一格。弟子有曹珂、赵寿其及子刘殿魁等。
刘瀛洲的弟子王其和(1889-1930),任县环水村人。也先后习学杨、武两派太极拳,综合二家之长,自成一体,传子王景芳(1914-1982)、弟子刘仁海(1903-1982)。吴振奎(?-1992任县东留人)、李英才(巨鹿、夏阳城人)、史瑞云等。其传人遍及任县、平乡、巨鹿等县。解放后,刘仁海的弟子檀凤林到太原市工作,王其和一系武派太极拳遂传入山西。
解放前,除以上数位先生外,还有三位永年籍人在邢台传授过武派太极拳,对其情况知者较少,这里做些介绍。
第一位是韩钦贤(名文明)先生,永年县人。十六岁从郝为真先生学艺,二十余年未曾一懈,造诣精越,名噪一时。韩先生以经商为业,常去邢台。他和李圣瑞先生既是同门,又是挚友,每次去邢台都住在李老师开办的回春酱院内,因此我有几位师兄(如陈固安等)有幸得到韩先生的教导。解放后,我师兄马荣在邯郸经营包子铺,韩先生时居邯郸,马师兄也向韩先生学习过数年。
第二位是李集峰先生,也曾在邢台短期教过武派太极拳,传人有王恺等。
第三位是范述圃(名念祖)先生。他是永年富家,幼年时郝为真先生常去他家教武派太派拳。范先生太极拳艺也甚精湛。因他不以教拳为生,又很少外出应酬,所以知道他的人并不太多。一次偶然机会,迫使范先生也在邢台教了几个学生,或者说收了几个徒弟,过了一段拳师生活。
记得是1938年秋冬之际,他把家属由永年接到邢台。他在邢台开办的颐生堂药店一时来不及腾房,他通过先父烦王彭年先生在牛市水台(坑)西北角租一所小院临时居住。
王彭年先生知范先生在拳艺上受郝为真前辈亲炙多年,加上文化高,对太极拳理的理解,高于当时一般习武派太极者,因此,恳求范先生收几个徒弟。范先生拘于情面,只好应允。当时每天晚上来向范先生习拳的,约有八九位青年,都是带艺技师,其中有王万庆、张德禄(别位我就记不太清楚了),我也每晚必到,跟在他们后边“摸鱼”。约半年左右,范先生即把家属搬到颐生堂药店后院居住,“拳师生涯”也就结束了。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