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斑疹伤寒的临床分析推荐到首页 □鲁小岳曹丽娟 《医药月刊》2008年第04期1/2页12 中图分类号:R51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4-0114-02 我院在2005~2007年共收治儿童斑疹伤寒23例,均为散发,属地方性斑疹伤寒。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为散发地方性斑疹伤寒住院患儿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学龄前6例,学龄期17例。最小发病年龄4岁,最大14岁。全部来自农村。12例有虱子、跳蚤叮咬或接触史,其中一对姐弟先后1个月内发病,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节高发。 1.2入院原因 发热待查13例,心肌炎3例,肺炎2例,斑疹伤寒5例。 1.3临床特点 1)发热23例(100%)均为稽留热,体温高达39℃~40℃,9例伴有寒战,热程最长25天,最短7天,平均2周。2)呼吸系统症状11例(占48%)伴有咳嗽,双肺呼吸音粗,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1例右下肺可见片状阴影。3)心肌受累12例(占52%)均于发病后1周内出现,其中6例学龄儿童伴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持续高热达2周以上,心电图ST-T改变者3例,频发室早2例,Ⅰ°房室传导阻滞1例,心肌酶异常12例,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扩大2例。经用Vc和辅酶Q10保护心肌治疗,当原发病控制后心肌受累完全恢复正常。4)消化系统改变18例(占78%)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谷丙转氨酶(AST)升高18例,均有肝肿大,AST随体温下降、疾病控制、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5)神经系统症状6例(占22%)伴有头痛、头晕等,但不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电图正常。6)皮疹3例(占13%)于发病2~7天出现散在的斑丘疹,1周内消退。 1.4实验室检查 1)滴度效价:外裴氏反应OX19凝集滴度1:320者10例,1:640者9例,1:1280者4例。补体结合试验10例≥1:8,6例恢复期较急性期上升4倍以上。血沉增快者7例。C反应蛋白(+)5例。支原体抗体(+)4例。抗“O”升高1例,血小板减少2例,尿素氮升高1例。 1.5治疗与转归 全部病例经检测外裴氏反应阳性确诊后首选氨苄青霉素治疗,氨苄青霉素过敏者、个别支原体抗体阳性者给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对于出现的多脏器改变给予保肝改善心肌代谢对症支持治疗,均于1~4天热退,症状逐渐好转,7~21天全部治愈。 2讨论 斑疹伤寒是一种以立克次氏体为病原体,经鼠跳蚤、虱子为传播媒介的急性传染病。分为典型的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 斑疹伤寒引起的多脏器受累以往儿童及成人以皮肤、肝、肾、呼吸道以及神经系统受累多见[1],心肌受累报道少。而我院23例中12例心肌受累,以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改变为主,部分伴有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心肌受累多发生在较大儿童,斑疹伤寒引起的心肌损害是由于立克次体人血,侵袭心肌微血管造成心肌缺血以致受损[2]。儿童本身血管壁薄,血管相对细小,较易受累并形成血管阻塞,心肌受累机会增加。由此可见,儿童斑疹伤寒病例应对心肌受累予以高度重视,对可疑心肌炎的患儿,若同时伴有持续高热者应警惕斑疹伤寒的可能。本组23例散发儿童斑疹伤寒临床特点分析表明:儿童斑疹伤寒与以往及成人不同,临床全部病例均有稽留热,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及心肌受累多见,皮疹及神经系统症状少见。故对临床长期持续发热的患儿伴有多脏器受累要予以高度重视,应多次复查OX19及补体结合试验,以防误诊。 总之,儿童斑疹伤寒近年有上升趋势,四季散发,秋冬季为多,以学龄儿童高发,农村多见,易伴有多脏器损害,而心肌受累较以往突出,但愈后好。 参考文献 [1]安志英,刘新立,王和英,等.3772例鼠型斑疹伤寒的流行病[J].学调查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5,4:245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注:请下载安装AcrobatReader软件后点击下面的链接阅读。
阅读PDF原文: 1 2
1/2页12评论(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