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相看病

浏览 9

老化度测定或称生物学年龄测定,是指通过若干敏感指标的检测,来评价一个人目前衰老的程度,并用以预测寿命及评价抗衰老措施(药物的和非药物的)的效果。它是伴随社会老龄化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学者们从形态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提出了上百个检测指标,但其可靠程度均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看手相、观面相能测生死吗?  历史上曾流传着“手相和面相决定一生命运”的说法,这种说法可靠吗?我们曾      对此进行了长期追踪验证,认为是不可信的。  1.眉毫根据我国文献,认为“血气盛则美眉,眉有长毫”,民间遂以老年人有眉毫为长寿的象征。经对344例90~109岁长寿老人实际检测,有眉毫者只占27.3%,而72.7%的长寿老人无寿眉或眉毫,并且有眉毫的主要是男性,故不能作为长寿象征。  2.耳毫耳毫是指从外耳道长出的长毛,民间以耳毫为预测长寿的指标。相书上说:“眉毫不如耳毫”,经对上述长寿老人实测结果,有耳毫的仅占9.3%,90.7%的寿星没有耳毫,15例百岁老人仅1例有耳毫。故耳毫不是长寿的象征。  3.手掌生命线是指手掌皮肤表面靠近拇指的掌纹,书上说“生命线沟深而明显,不紊乱,向外包绕大鱼际,是长寿相;线沟浅而短,走向紊乱,是短命相”。经我们用生命线实测,发现长寿组属长寿相的占68.8%,但60~69岁对照组属长寿相的也占63.8%,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且60~69岁组中不可能有63.8%的人将来会活到90岁以上,而现在已活到90岁以上的竟有31.2%属短命相。所以生命线也不能作为预测寿命的指标。  4.白发指数民间还以白发的数量及白发的快慢作为老化度指标,但白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我们发现,头发变白与衰老快慢并非一致关系,102岁辞世的卢启文老人,50岁时即满头白发,但他家三代长寿;另一位90岁时仍满头黑发的寿星,终年只有95岁。故白发虽是衰老的象征,但不一定代表衰老的程度。  5.体表皱纹皮肤皱纹随增龄而增加,民间常作为老化度指标。但皱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体质肥胖者皱纹少,消瘦者皱纹多;油性皮肤皱纹少,干性皮肤皱纹多;居住在山区、农村者,长期体力劳动、日光暴晒,面颈部皱纹多而深,城市居民相对皱纹浅而少。所以皱纹并不一定代表衰老的程度。  6.老年斑一般主要是指老年疣。老年疣是一种良性表皮肿瘤,以分布在头、面、手背部最多见,也散见于躯干及四肢,直径为0.1~3.0厘米不等,稍高出皮肤,呈淡褐或深黑色,起自伴有油脂状鳞屑的表皮良性增殖和表皮基底层不规则局限黑色细胞的聚集,可向周围扩大,也可融合成大块。但经我们实地观察发现:老年疣好发于油性皮肤(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最早起自40多岁,到高龄时常满面黑斑;而干性皮肤的长者,年逾百岁仍可无老年斑。故老年斑虽属老化征象,但不一定代表衰老的程度。  所以,我们认为,手相和面相并不能预测寿命。  科学检测老化度的一些自测指标  由于衰老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体是由多种器官和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科学地预测寿命需要多项指标综合分析。  1.身高、体重和体型人在25岁左右发育成熟,身高、体重和体型可以以这一时期为标准,稳定一个阶段。中年期后,随着骨骼、肌肉、脏器的退行性变,基础代谢也逐渐异化大于同化,身高、体重、体型相应发生缓慢变化,发展趋势随增龄而增加。我们对三组老年人群6年纵向研究结果发现:    (1)身高60岁后随增龄而下降,幅度逐渐加大。每年平均下降幅度:60~69岁为0.17厘米;70~79岁为0.25厘米;80~89岁为0.35厘米;≥90岁为0.46厘米。    (2)体重也随增龄而下降,但下降幅度较身高推后10年。每年平均下降均值:70~79岁为0.2千克;80~89岁为0.3千克;≥90岁为0.5千克。    (3)体型随着身高、体重的缓慢下降而演变,表现为中间体型及肥胖体型逐渐减少,消瘦体型增加,至长寿阶段主要变为消瘦体型,而体型演变缓慢是长寿的征兆。我们对600例城市和山区长寿老人和老年人的比较研究,发现山区老人较城市老人体型演变缓慢,5年追踪结果累计存活率:山区(34.5%)大于城市(15.1%);进入百岁的比例也为山区(12.7%)大于城市(7.1%)。寿星周武彝,身高153厘米、体重45.5千克,90岁后连续7年检测无变化,终年102岁。  所以,老年人在日常保健中,只要定期(最好夏季)用统一方法和标准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千克)/身高(米2),18.5~23.9为正常体型],前后对照比较,就可大致推测自己在这一阶段的衰老进度。例如连续5年身高、体重维持不变,说明5年内代谢基本维持平衡,没有衰老。  2.鼻毛白化率国外研究证实,双侧鼻孔内的鼻毛,较头发、眉毛预测衰老更为可靠。一般分为V度:鼻腔内有1~2根白毛为Ⅰ度;1/3的鼻毛白化为Ⅱ度;1/2的鼻毛白化为Ⅲ度;2/3鼻毛白化为Ⅳ度;90%以上鼻毛白化为Ⅴ度衰老。国外资料证实,人在30岁左右鼻毛开始变白,我们对国内老人观察数据分析:50~59岁为0~Ⅰ度;60~69岁为Ⅰ~Ⅱ度;70~79岁为Ⅱ~Ⅲ度;80岁以上Ⅳ~Ⅴ度;女性较男性推后10年。  3.角膜老年环指双眼球黑眼珠周围出现的乳白色环状圈,与脂质沉积有关,表明该环出现时脑动脉已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经我们观察的数据分析:50岁前不出现角膜老年环,60~69岁从隐约可见到双眼1/3环;70~79岁可见1/2环~2/3环;80岁以上出现2/3环到全环。  4.比握力(肌力)人的肌力以20~30岁时最大,以后随增龄而下降,进入老年期后,平均每年约下降5%。肌力一般以握力计测定比握力,比握力=握力(千克)/体重(千克)。经我们测定的数据分析:男性50~59岁为0.5~1.0;60~69岁为0.4~0.7;70~79岁为0.3~0.5;80岁以上为0.2左右。女性较男性,按同年龄段低0.1计算。  5.闭眼单足平衡试验该方法由日本学者山田教授提出,因灵敏度较高已被普遍采用。人的平衡功能随着衰老而减退,测定时,受测者双手下垂,紧贴身体两侧,闭上双眼,一腿直立,另一侧抬一脚离地面20厘米,根据不跌倒时间的长短来判断自己衰老的程度。男性:30~39岁为9.9秒;40~49岁为8.4秒;50~59岁为7.4秒;60~69岁为5.8秒;70~79岁为3.3秒。女性比男性推迟10岁,如40~49岁为9.9秒,余类推。6.屏气试验是作为肺活量的代替指标。人的肺活量随增龄而变化的趋势很明显,从30~80岁约降低50%,平均每年下降1%。而屏气试验既简便易测,又可大致了解肺活量的情况。  测定时,受测者深吸一口气,屏息,看能坚持多久?一般半分钟为及格,坚持时间越长,肺活量越大。经我们检测的数据分析:50~59岁为40~60秒;60~69岁为30~50秒;70~79岁为15~29秒;80岁以上为10~20秒,女性较男性低5秒。已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做此试验。  预测长寿老人可能活过百岁的三大老化度指标  我们在探索延缓衰老的研究中,曾追踪观察两组共444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5~16年,其间355例死亡,有32例进入100岁。综合他们历次体检资料,发现进入百岁者中有三项老化度指标特别显眼,这就是血压、血脂水平和血红蛋白、白蛋白。我们认为这些指标对长寿的关系十分密切,是长寿的必备条件。  1.血压值多偏正常值上限在长寿老人第一次体检时,其中74.1%患有高血压病,多属轻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随着继续增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逐渐下降。此时,血压仍保持在正常值上限者则耐老而且长寿。  2.在血脂水平中,胆固醇均值不宜太高与太低我们对100例长寿老年人追踪16年发现,进入百岁的11例胆固醇平均值为5.4毫摩尔/升,其余进入百岁的22例胆固醇平均值为5.03毫摩尔/升。  3.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白、球蛋白比值恰当,且白蛋白偏高我们观察进入百岁者的白蛋白值都在40.0克/升以上,而白、球蛋白比值都在1.51以上,其均值高于其他未达百岁的老人。  怎样检测衰老?  衰老是缓慢演变的过程,如果不进行细致测定,长期追踪观察,很难被自己发现,等发展到功能已明显衰退时则悔之晚矣。所以,老年人可以选择几项简便的老化度指标加以检测,并长期坚持做下去,必有好处。自我检测老化度所掌握的原则是:  第一,指标简单易测,有一定的灵敏性。  第二,掌握比较鉴别的原则,如自身前后对比(一般需要观察较长时间,如5~10年;敏感指标也需1年以上);与生活条件相似的同龄人比较。  第三,每次测定方法和标准,要求严格一致。如测量体重,最好是脱去外衣、鞋、帽,空腹并排空膀胱,站立于经校正的体重计上测量,每次的要求要统一,稍一马虎就不准确,无法前后对比。  第四,测定时间要大致相同,例如规定每年7月上旬的一个上午。  老年人如果能在每年或采取某项抗衰老措施前后,采用上述方法对自己定期检测对比分析,就能掌握自己的衰老进度,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采取抗衰老措施,延缓衰老的进程。上一篇下一篇>>【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