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生要过好“心理焦虑”这道关

浏览 39


  今年上海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已经降下帷幕,录取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曾被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似乎已成为一条“康庄大道”。

  尽管如此,考生、家长、教师们的“高考焦虑症”并未缓解。许多学生从高二开始就争分夺秒;家长们精心规划孩子高三的学习生活细节; “离高考还有X天”,成为老师们的口头禅。高考期间、发榜时刻、录取阶段,考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一波又一波…… (2007年8月26日《解放日报》)

  上海的情况如此,全国其他城市的情况也大同小异。高录取率,为何难解“高考焦虑症”?个中原由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约有两种:第一,现在不少中学尤其是重点中学之间,比的不再是录取率(升学率),而是优秀率,通俗地说,就是有多少学生考生了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关注的也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能否上好学校。重点中学的学生“盯”着北大、清华、复旦,若考不上,最起码要考上重点大学;普通中学的学生则一心“搏”本科。而如今的高复班里,真正的落榜生并不多,多的是“自动落榜”学生,备战一年, “铆”足劲想的是考好学校。第二,用人单位对是否毕业于,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章仁彪教授指出,中国社会的文化基因中,“从众”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DNA”,表现为从众的价值观、思维盲从主流等。在教育阶段,上重点大学、读热门专业成了全社会认同的成才“独木桥”。在就业阶段,本科学历、品牌等成为企业选人的“第一标准”,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消极循环。

  看来,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杨福家院士在有关演讲中说,他认识一个美国学生,成绩够上哈佛,却选择了一所烹饪学院,据说欧美10%的烹饪专家出自那个学校。在美国人的观念里,哈佛大学与纽约服装学院同等重要,他们充分认知不同类型高校和教育的价值。

  什么时候中国有一半学生不想进北大、清华了,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和人才观念取得了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