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患上“升学焦虑症”? 填高考志愿手发抖

浏览 9

编者按:时下又逢升学旺季。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有四五十万学生将升入各级各类学校。早些年,考大学让家长们“揪心”;如今,这份牵肠挂肚、竞争角逐已下移到孩子读小学,甚至读幼儿园。在填志愿、升学考、招生等过程中,交织了家长的焦虑、校长的烦恼、学生的无奈。今天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升学季”,描绘众生相,并探究其背后的成因。

升学,原本应该孩子唱“主角”,可如今在许多场合,家长“反客为主”,而且满心焦虑。一张高考(Q吧)志愿表,如同“千斤重担”压在家长肩上。 中考考题这两年难度降低了,可家长们还担心,“孩子如果粗心,差一分就会从重点高中跌到非重点”。升小学、升初中没有全市统考,可家长们依然焦虑,四处打听、托关系,希望把孩子送进一所口口相传的“好学校”。难怪有人戏言:“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家长的‘焦虑综合征’就会周期性发作。”


填报高考志愿手发抖 被过滤广告


“我儿子成绩不错,可不知为啥,高考志愿书拿到手里的时候,我手都发抖了。”5月1日—15日,是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的日期,许多考生家长面对志愿书,下笔千斤重。


这几天,家住江宁路的考生家长虞女士,请来了家里大大小小十来个亲戚,连开好几场以“志愿填啥好”为主题的家庭会议,商量出几套方案,到底用哪一套,没人敢拍板。虞女士说,今年高考实行平行志愿,高分“落榜”的风险小了不少,可再小的风险落到自己孩子身上,那也是100%啊,怎能马虎?


考生小章的父亲说,自己已经一个多月没睡好觉了。儿子平时成绩不错,他想让孩子“冲一冲”,把最向往的学校和专业填在A志愿,而且不接受专业调剂;可孩子的妈妈担心,如果孩子刚好被投档进入A志愿,因为不愿调剂专业而被退档,风险太大。双方谁也没能说服谁,为此,家里持续“低气压”。


不少家长自嘲,这个阶段几乎成了“没头苍蝇”,有高校咨询会必赶,有资料必买,逮着大学老师就问,一丝一毫都不愿错过。宋女士道出家长们的心声:“孩子学习我们帮不上忙,能做的就是为他们当参谋,辛苦也得顶住,求个心安。”


焦虑情绪层层“下移”


此时,其他各个学段的家长也在为孩子升学烦恼。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升小学,本想让孩子到邻近的公办小学就读,可是与其他年轻妈妈在网上一交流,她拿不定主意了。“你把孩子送到这所小学?听说质量不是全区的”、“我想让孩子考某某学校,民办的,学费高,但教育质量好”……孩子即将参加民办小学组织的入学“面谈”,说是面谈,实则入学测试,一位焦虑的妈妈把MSN的名字改成“箭在弦上”,火药味十足。


同样,在升初高中的学生家里,也是一派“临战状态”。家长们打听学校的“好坏”,反复比较;如果瞄准了一所“好”初中,就寻思着可以动用哪些人脉资源;“好”初中离家太远,就得考虑将来怎样接送孩子,或是索性在学校旁边租房;孩子要中考了,家长们忙着打听推优生、自主招生等各种政策,还要安抚孩子心理。


盲目求“好”不如求“适合”


孩子升学,家长为何患上“焦虑症”?高考生家长的理由是:“成败在此一搏,考上本科、大学,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为何这份升学焦虑层层往下传递?每个学段的家长都为孩子升学兴师动众?家长们说:“孩子只有上了好的小学,才能上好初中、好高中,考进好大学。一环没有衔接好,就会影响孩子的前途。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为孩子升学紧张,这是社会对通过选拔获得更好教育资源这一模式的合理反应。但如今家长过分焦虑,源自一种“集体性盲目恐慌”。小学之间、初中学校之间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未必就那么大。近年来,上海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家长不了解情况,盲目求“好”,放大了学校间差距,导致孩子间竞争更加强化,而这又反过来令家长们“如临大敌”。如此恶性循环,学生、家长肩头的压力越来越重。


几十年前,美国的家长也曾集体焦虑过,要求孩子上哈佛等大学,后来因为竞争过于激烈,而且家长发现上了大学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很多人于是转入“二流”和一些有特色的大学。结果,不仅这些学校的生源好了,而且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日趋合理,质量不断提高。


有专家指出,20年前,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精英教育,人们通过考进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2%,上海达55%,在就业市场上,人才的能力比学历更重要。因此,家长观念也需与时俱进:一次升学,一次高考,已不具备决定孩子命运的作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成才渠道的多样化,使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机会。所以,家长与其一门心思挤“好”学校,不如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设计一条符合孩子个性、特点的求学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