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普通中专招生刚结束 中职招生又火起来

浏览 12


  8月15日,我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集中招生落下帷幕。从这次招生中,传出一个中职招生开始复苏的信息,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10个考生争取一个招生名额的情况,与前几年“中专无人问津”形成鲜明的对比。录取结束后,很多考生和家长感叹:上个好中专真难!

  众所周知,在高考持续几年扩招后,中职教育跌入低谷,生源严重不足,不少中职学校“另谋出路”,或者升为高职,或者并入其他学校,大多数中职学校则在夹缝中艰难维持。那么今年,中职为什么又火了起来?这个信号是否意味着中职教育的再度腾飞?带着相关问题,在几天的时间里,记者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部分中职学校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了多方调查。

  现状 往年算高分今年落榜了

  上周五,来自白银的王琳(化名)来到报社,向记者讲述了他今年上中专的难处。据他说,今年白银市的中职控制线是180分。他的中考成绩是 408分,因为远远高于中职控制线,所以他在填报中职志愿时只报了心仪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而且注明不服从调配。但录取结束后,却意外得知自己落榜了。因为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今年在白银的最低分数线是 410分。以两分之差与这所学校失之交臂,确实有些遗憾。但王琳说,竞争激烈是有先兆的,“前几年,大家一心想上高中、考大学,哪怕上个‘初四''、‘初五'',都不愿意上中专,今年我们班有好多同学报了中专,而且报的学校也类似,肯定加剧了竞争。”

  相同命运的还有来自定西市的祁敏(化名),“ 2003年,我有个表哥考了不到 300分,被兰州电力学校录取,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的一家电厂工作。今年,我考了 400多分,还没能录取。”4年间招生分数相差这么多,是祁敏和其家人始料不及的。而当地招办透露给他们的信息是,祁敏所报的专业“供用电技术”在定西市只有3个名额,全市7个县(区)每个县平均不到一个名额。但报的人数往往一个县都不止10个,有的县甚至几十个学生扎堆在同一个志愿上,招办只能从高分往低分录取,使得一些好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水涨船高”。

  同样,受学生青睐的中专学校也不仅仅是我们文中提到的这两所,省卫生学校、省机械工业学校、省煤炭工业学校等一些中专,今年的招生都很理想,这让业内人士看到了中职教育的希望。

  数据 中职增幅大扩招 4.7万人

  一组来自省教育厅的数据显示:今年,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招生计划为16万人,比去年实际招生增长 4.7万人,增幅超过 40%。据介绍,中职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及技术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集中录取结束后,未完成招生任务的中职学校还将继续招生。相关部门的权威分析认为,今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共有约44万人,其中约有21万人将升入普通高中,尚有23万初中毕业生,加上历年来未升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每年约10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生源空间,扩招 4.7万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省教育厅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处负责招生工作的同志回忆说,中职教育的最低谷出现在 2002年、 2003年,当时全省的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生源危机,学校间的生源争夺也在所难免。近三年,我省各地都把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中职招生规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由于领导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势头,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2004年全省招生 7.5万人,经过各级教育部门和职业学校的共同努力, 2006年招生 11.35万人。职普比也由 2004年不足 3:7增长到 3.4:6.6。今年,教育部分配给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指导性招生计划为16万人,招生总额为历年来。另外,从已经结束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集中招生会上反馈来的信息看,今年的生源成绩也高于往年,其中不乏五六百分的中考高分考生。

  他山之石

  就业率拉动了好生源

  经验一 以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来拉动生源

  国家政策方针的调控是一方面,但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指导他们更多的是就业这个杠杆。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的生源主要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但从去年开始,我省中职学校大量招收高考落榜生,这也使得一些高一、高二的学生今年提前报了中专。”一位高中老师告诉记者。这位老师分析说,由于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一线操作能力强,企业考虑运营成本,一线的岗位更欢迎中职毕业生,这使得中职就业形势明显好转。报中专的这些学生大多学习不是太好,感觉考上好大学机会不多,从上学成本和就业预期方面考虑,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甘肃水利水电学校是我省中专学校中招生相对稳定的学校之一,今年该校在兰州、定西、白银三地的招生计划都在100人左右。但在录取中,各地填报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均超过 300人。问学校为什么这么火?该校杨校长一语“道破天机”,“很简单,就是以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来拉动生源。”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最近几年,该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在 70%以上,年末就业率达到98%。而且八成毕业生都到了专业对口的单位,做到了学以致用。

  省水利水电学校“以扩大毕业生就业率来拉动生源”的做法,也为其他一些招生并不理想的中职学校提供了一个启示。

  经验二 合作办学成职业教育发展的亮点

  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学校,其实就整个甘肃省中职教育而言,东西联合、优势互补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今年4月份,省教育厅与山东省教育厅在兰州举办了“甘肃-山东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洽谈会”,山东省36所中等职业学校的63名代表与我省8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 112名代表参加了洽谈会,双方学校签订意向招生总数达 17324人。6月份,省教育厅又组织我省68所职业学校的校长赴天津参加“天津-甘肃职业教育合作发展洽谈会”,与天津的50余所学校进行了洽谈,意向招生总数达 14799人。进一步拓宽了与东部省份职业学院之间的合作领域,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招生拓宽了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互惠双赢。

  “近几年,结合东部地区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以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我省积极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与东部省市的合作办学,已成为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亮点和新的增长点。”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这样概括我省的职业教育。

  记者手记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多年来,在教育的这块大蛋糕份额中,中职教育一而再再而三地“缩身紧体”,甚至有些可怜巴巴地靠边站着。也正因为如此,在来势猛烈的高考洪流冲击下,“苗条”的中职教育一度淡出人们视野。但是现实,给了人们无情的反击,也带来了痛苦的反思。当不可回避的“技工荒”大范围上演的时候,将帅比例失衡,已经成为看得见的客观现实。有专家说,中职教育的不断萎缩,使本应该平衡发展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一脚高一脚低的尴尬现实。大家都想当将军,但将军多了,士兵就稀罕了。人们无法逃避“物以稀为贵”这一基本常识的调控。中职教育的“萎缩”,已经引起了社会用工的不平衡,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通过近年来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出现了一些改观。今年,国家对中职学生施行大面积的助学制度,无疑是对中职教育进一步的有力支持,也期待中职教育得以全面复苏。

  政策解读

  国家非常重视中职教育

  对于今年中职学校备受青睐的现象,有人称其为中职招生的“全面复苏”。省教育厅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是政策导向的调整,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其次是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对技术工人需求逐年增加;三是很多中职学校与省外中职学校实行合作办学模式,打通了就业渠道,也就打通了招生渠道;四是从今年起,国家加大了对中职学生的资助力度,资助对象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狭义界限中跳出来,涵盖了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的学生将占到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 90%,这个惠民政策也吸引了一部分贫困学生报考中职。此外,定西、酒泉等地实行的初、高中分流制度,兰州市教育局规定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等,都为巩固和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位负责人用一组简单的数据来说明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今年下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要安排大约82亿元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而国家助学金总数是 154亿元,中职显然占到一半以上。说明国家对中职教育非常重视。”据他介绍,在国家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特别突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无论是受益学生的数量,还是中央财政专项经费的分配,中等职业学校都占主要部分。这项举措被称之为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之后,中央为促进教育公平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标志着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政策体系的建立。确保助学政策健康运行据悉,为了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工作扎扎实实进行,省政府已决定成立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审计厅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甘肃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并拟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纳入学校评估体系。要求各市(州)及县(区)各级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中职学校资助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准确、及时地汇总并上报接受资助学生的信息;接受同级财政拨付的资助资金;做好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指导、监督职业学校认真做好评审和资金发放工作,切实管理和使用好国家助学资金。

  同时,在《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还明确要求,从今年开始,各市(州)、县(区)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政府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各中等专业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中等职业教育要“工学结合”2004年,我省的职普比不足 3:7,2006年增长到3.4:6.6,但与教育部“大体相当”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省教育厅提出最近一段时间要“稳定普通高中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这种大力发展不仅是招生人数的增加,更是教育制度的变革。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在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及 2007年招生任务工作座谈会上曾明确指出:“从长远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走‘工学结合''这条路,从发展看,还必须走好这条路。”

  据悉,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年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不仅是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帮助和促进学生就业。同时,也能够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记者:刘蔚霞)


相关文章